伴侶交往,究竟要 AA 制好,還是哪種分配模式更恰當?盧美妏心理諮商師,透過自己與周遭友人的關係經驗,發現「伴侶相處的形式」並不是關鍵!經營長遠且穩定的關係,需要互相溝通、理解,並找出彼此能接受的價值觀。

「你認為男生應該多出一點錢嗎?」伴侶金錢與家務分工的討論又重出江湖,某美國台灣女性社團和 Dcard 都在熱烈討論。

我身邊朋友第一次跟人出去吃飯,若不是 AA 各付各的,也是有來有往、下次回請。直到最近這一年多返台,才發現我身處厚厚的同溫層中。

聽到同齡男性朋友抱怨,要口袋夠深才能交到女朋友,因為約對方出去(尤其是交友軟體)一定要買單。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為你花錢的人不一定愛你,但不願意為你花錢的人肯定是不愛你。」但我認為,在約會期間願不願意幫對方付錢,不能視為擇偶條件。

重要的是「金錢觀」。


圖片|Photo by Clay Banks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金錢觀對婚姻有多重要?你們爭吵的不是錢,而是背後的信任

很多年前,我剛開始跟北京男生交往時很不習慣,喝個咖啡也要堅持買單。(往後幾年,我多跟幾個北京男生來往,還真的都是這樣⋯⋯)

這位仁兄的女性朋友跟我說,在他們那,第一次約女生出去沒買單,那肯定沒有下次了。我還振振有詞地跟他們介紹台灣伴侶 AA 制的優良美德。

雖然覺得很怪,我還是選擇尊重文化差異,不然雙方在櫃台為了誰買單僵持不下,也是尷尬。

只是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有一次,我跟對方去我最喜歡的咖啡廳民生工寓下午茶。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去民生工寓都是點一杯咖啡,外加三個以上的甜點。

跟他一起去,我知道他會堅持買單,非常節制、非常含蓄地只點了一個蛋糕(我多麼不容易啊!),咖啡還用外帶半價優惠!

結果對方在買單的時候,很震驚一片小蛋糕要 120 元。

回去的路上他沿路叨念,怎麼蛋糕吃這麼貴?85 度 C 的一塊才 60 元他也覺得很好吃⋯⋯我就讓他買過一次蛋糕,他大概唸了有三、四年。諸如此類的事情一直出現在我們的相處中。

他說的是對的呀,85 度 C 一塊 60 元的蛋糕也很受歡迎,但我就是喜歡吃民生工寓的蛋糕啊!

我跟對方的關係斷斷續續很多年,從學生時期到工作幾年年薪都過百萬,再到兩人都算小有所成。對方倒是始終如一。

我在深圳眼睜睜看著年薪 X 百萬的騰 X 小主管,為了省 30 元 RMB,在酷暑之下拉著我走大老遠擠公車。我很想說我來打車吧,我們的時間遠比 30 元值錢,但我知道他不會採納。

當年我是很喜歡這個男生的,只是價值觀實在落差太大,儘管雙方都很努力了,還是沒辦法走在一起。「金錢觀」是伴侶關係中數一數二重要的價值。

《愛情設計卡》的愛情價值釐清中,有一大類就是「外在條件」。

我在諮詢時,會透過牌卡帶個案去探索,在愛情或是要發展到婚姻的關係中,你重視哪些外在條件?你們對這些價值有共識嗎?

例如,你覺得兩人都要有工作嗎?你覺得對方應該要會賺錢、追求更好的職業發展嗎?要有車有房或是未來要買車買房嗎?若是一方因為進修/生育等因素中斷工作,另一方願意負擔經濟嗎?


圖片|Photo by Dương Hữu on Unsplash

推薦閱讀:「成熟的關係,可以坦承談錢而不尷尬」適合結婚的伴侶,是因為至少討論過這五個金錢問題

除了外在條件,還有溝通互動、特質能力、生活方式⋯⋯等價值要一一探索排序。哪些是最重要的?具體來說是什麼?兩人互相了解對方看中的價值嗎?對於差異有應對的共識嗎?

對我來說,我不在意另一半是否會賺錢,沒車沒房也沒關係,但我很重視對方大方不計較、自己懂得快樂,也期待對方有讓我欣賞的才華。

這真的不是對方錢多錢少、買不買單的問題。金錢觀,不是由經濟能力決定的。我同意經濟能力是建立家庭的重要基石,但金錢觀是一種「價值觀」。無論有錢沒錢,都需要去經營共識的價值。

兩人若要相處幾十年,價值觀落差太大真的是沒法過日子。我總不能一直偷偷去買星巴克和 150 元的法式小蛋糕吧?(還要在他回來之前湮滅證據,我經驗相當豐富,但我不想這樣做一輩子。)

對方能不能接受你花 150 元以上吃一塊小蛋糕?你能不能接受對方花上萬元買最新的 3C 產品?

伴侶雙方在金錢價值上,是否能夠坦然溝通、達成一致共識?若兩人經濟能力有差異,如何不讓金錢造成關係的不平等?如何在雙方都感到舒適的情況下共同生活、經營關係?

我想這需要回到伴侶關係的本質,搞清楚彼此重視的價值觀,針對差異互相理解、對等尊重,才是感情維繫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