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真實的人際連結有渴望,但社會中充斥著假性親密關係。要怎麼做,才能接納彼此真實的樣貌呢?

你認為什麼是親密關係?

在維基百科對親密的定義中指出:「親密通常是指密切的私人聯繫和歸屬感。它是通過很深的互相了解和認知形成的一種互相熟悉和喜歡的關係。真正的人類親密關係需要對話性、透明性、脆弱性和互惠性。」

我們通常認為伴侶關係、親子關係為親密關係的範疇,然而,當我們檢視社會當中大多數的伴侶關係、親子關係時,是符合維基百科上的充滿對話性、透明性、脆弱性與互惠性的嗎?彼此擁有很深的互相了解嗎?

我想,這個答案是否定的,然而我們又為何習慣稱之為親密關係呢?

社會中充斥著「假性親密關係」,使得關係中充滿沈默的冷暴力、要求對方犧牲的控制、委曲求全的壓抑自我、陌生不清的彼此認知等等。不論是伴侶還是親子,真正達到維基百科所描述的親密關係是非常稀少的。

推薦閱讀:何謂「假性親密關係」?放下責任的枷鎖:真實的親密關係,可以與婚姻無關

親密是需要刻意學習的,不是理所當然可以習得的能力

事實上,親密關係不像走路、奔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學會。

它是一種需要人們不斷刻意學習及練習的能力,讓我們能克服內在各種妨礙親密的模式,因此才能與其他人產生真實的連結。

過去,在我展開自我探索之前,我是一個感情中的控制狂,不願意接納對方真實的模樣,而是用各種手段嘗試使對方符合我的期待,強硬的將對方放入我所期待的模型中。

我曾經是個敏銳的人,便認為自然而然就擁有創造親密關係的能力,然而,當一段又一段,開頭充滿激情,結尾充滿悲情的關係重複上演時,我才開始發現並非如此。

當你與父母的關係充滿了謊言,以及自我防衛,讓你即便擁有成功的外表,仍然被家庭關係中的假性親密侵蝕,使得亮麗的生活充滿空虛,有很長一段時間,華而不實是我在社群平台上的真實狀態,扮演著其他人稱羨的生活,實際上卻沒有辦法經營真實的親密關係,只能活在謊言與不斷更迭、煙花一般的短暫關係中。

如果,我們成長的經驗,並沒有教會我們愛,甚至還帶有嚴重的情感創傷,更沒有良好的親密關係模範讓我們參酌,這樣一來,幾乎難以習得達成親密的必要能力。

而使我們終其一生都難以掙脫於營造「假性親密關係」的迴圈,會不斷促使我們無法與最靠近的人達到親密。

一般而言,尤其是亞洲家庭成長環境中,不容易提供足夠滋養、自由的空間,父母很難為孩子提供有效親密關係的典範,並長期示範給孩子情緒勒索、冷熱暴力、高壓控制、物化彼此等非親密的行為,嚴重者,甚至會在孩子心中烙印了傷痕,在這樣成長歷程中的孩子,幾乎不可能自然地學會親密的能力,反而,可以預料的,會承襲父母的模式,發展出類似的假性親密關係,複製出雷同的親密關係。


圖片來源|Photo by Tuyen Vo on Unsplash

同場加映:關係心理學:如何建立深度交流的親密關係?

人類擁有與他人連結的需求,而距離真實連結的距離便是真實的親密能力

我想,我們稱伴侶關係、親子關係為親密關係,多少表示我們與伴侶、親子真實連結是有所渴望與期待的,而人際間真實連結的關鍵便在於我們是否擁有與他人親密的能力。親密能力涉及一系列的技巧。

心理學家 Harriet Lerner 對親密關係有一段很美麗的描述:「在真實的親密關係中,沒有僵化的沈默,沒有自我犧牲,沒有背叛自我;關係中的每一方,以一種平衡的模式,展現各自的堅毅與脆弱,缺點與優點。」

推薦閱讀:「我對你還不夠好嗎?」打破親子關係的惡性循環

我們能不能在差異、爭執出現時,不停止溝通呢?我們能不能在自身的需求沒有滿足時,不強迫對方犧牲來迎合自己呢?我們能不能在對方需求不滿足時,不要求自己背叛自己去討好對方呢?我們有沒有勇氣在關係中除了表現出自己看似迷人的一面,也同時展露自己真實脆弱、害怕被人嫌惡的一面給對方呢?我們能不能在恐懼出現時,勇於面對恐懼而不使用謊言來包裝自己的不安呢?

那,我們要如何學習真實的親密關係呢?或許可以閱讀內在成長書籍或文章、參加深刻的人際交流聚會等可以離開狹隘的個人觀點的世界,往外探詢真實親密的典範,向之學習,並向內覺察自己的固有問題。

當然,沒有完美的學習方式,學習的過程勢必會遇到許多挫敗,畢竟我們舊有的假性親密模式已經存在我們身上大半輩子。有時,儘管我們已經自認盡己所能學習,依然時常感到被誤會,甚至被排擠孤立,而我們卻不清楚原因。

此時,我們可以回顧我們以往的關係史,找尋類似的軌跡,或許我們可以因此發現我們下意識不斷重複的模式,那些模式正是阻止了我們通往親密路途的關鍵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