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不只重新建立你與物質的關係,還包括你面對老病死的態度。人生活著,便是一日日朝向死亡邁進,而當我們能放掉執著,就能夠更快活的活在當下。

難以言喻的爽快感湧上心頭

距今四十年前,還在讀大學的我,與全力衝刺學業、投入興趣和戀愛,歌頌校園生活的其他同學相比,應該是個沒什麼進取心、隨波逐流的學生。

姊姊看不過去,建議我去學瑜伽。當時新世紀運動、精神世界蔚為風潮,瑜伽也開始受到矚目。

但那時候的瑜伽,和現在以運動為主、追求美容和健康的瑜伽大不相同,是以「身心修養」為主軸,透過呼吸、飲食、姿勢、動作、思想、環境等等,從自我的內在及外在來實踐瑜伽哲學。那時我一頭栽進了瑜伽的樂趣裡,從文化中心的課程開始,朝「指導員培訓講座」邁進的過程中,接觸到放棄「執著」的「斷行」、「捨行」、「離行」的行法哲學。

行法哲學是透過實踐來體會的哲學,而不是單純從書本學習。比如說,最有名的「斷行」就是「斷食」。除了水以外,多日粒米不進,是需要毅力和忍耐的禁欲修行。

坦白說,當時的我聽到「拋棄執著」,也懵懵懂懂。當時的我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渾身上下充滿了物欲,什麼「斷行」,根本不在我的考慮之列。物欲和食欲也完全不想拋棄,我立刻便對「斷行」烙下「不可能」三個字,當作沒聽過。

但其實我應該也隱約察覺到這過剩的執著心可能對自己有害,似乎一直沒有忘掉「斷行」、「捨行」、「離行」這三個詞,讓它們一直沉睡在「內心的櫃子」裡。就在某一天,它們突然醒來了。如今回想,那真是命運之日。

得知「斷行」、「捨行」、「離行」十年後,我那位具有超凡魅力的瑜伽老師驟逝,舉行了道場葬禮。

忘了是聊到什麼而提起,我殷殷地向一起參加葬禮的瑜伽指導員前輩傾訴說:「什麼『斷行、捨行、離行』、什麼『拋棄執著』,根本不可能做到。」

姑且不論出家的修行僧,我們做不到是沒辦法的事——我想當時我只是想要別人同意我的想法。

結果前輩嘆息說:「就是說啊,像我家的衣櫃,塞滿了根本不會穿的衣服,卻很難丟掉呢。」

這句話有如轟雷掣電。

延伸閱讀:「這是從國外買回來的耶」無法斷捨離,不是捨不得物品,而是沒放過自己


Photo by Onur Bahçıvancılar on Unsplash

因為當時我好歹也是個家庭主婦,每天努力做好家事,然而在收納整理方面,尤其是衣物的整理,卻是一塌糊塗。衣櫃裡塞滿了衣服——不,多到都滿出來了,卻整天埋怨「沒有衣服可以穿」,我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那擠得水洩不通的衣服,就是我的「執著心」,是具體呈現出我的「執著心」的事物?

因此我決定立刻面對衣櫃裡的衣物。然而儘管我想要丟棄不再需要的衣物,卻困難重重。

「買的時候滿貴的耶。」「搞不好還會再次流行。」「這還很新,真的要丟掉嗎?」「留著又不會怎樣。」衣服彷彿不停地在對我說話。

然而另一方面,憤怒卻也油然而生:「怎麼會有這麼多這種東西!」

對當時的我來說,清理不需要的衣物的作業,真正有如披荊斬棘。

儘管承受著丟東西的內疚和痛苦,但我持續慢慢地清理,心靈漸漸地輕盈起來,一股難以言喻的爽快感湧上心頭。

扔掉一件無用之物,就多出一點空間。

扔掉一件多餘之物,就免去一樣負擔。

扔掉一件無益之物,就恢復一絲清爽。

這是斷捨離這套減法的解決方案所帶來的真實體會。

然後不知不覺間,我將這套「透過物品,放掉執著,讓自身恢復、淨化」的自我探索方法,稱為「斷捨離」。

不過,這時它還只存在於我一個人的心中。

徹底珍惜現在擁有的人、事、物

以前有一位身兼僧侶的宗教學家如此形容斷捨離:

每個人總有一天都一定會失去珍惜的事物,但關鍵時刻,要放手非常困難。每天進行捨的練習,才能接受最大的苦惱——老、病以及死。

「說到底,斷捨離就是在練習接受自己和重要的人的死亡。」我認為這很像佛法專家的解釋。因為我們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死亡是我們最後要面對的肉體斷捨離,所有的人都不可能避免。

我在「終活」的項目也提到,無論平日是否意識到,我們每一天都在朝死亡一步步邁進。因此以某個意義來說,或許每天都是終活,而斷捨離就是一種終活。如果有一天將要迎接「死亡」,那麼為了快活地活在當下的人生,放掉身邊的「執著」,也就是「排出」,是不可或缺的。這是斷捨離的立場。

但另一方面,也有完全相反的價值觀。

清出、捨去、放手

納入、拾起、擁有

當然,兩邊都是必要的。因為有這兩者,才能進行「新陳代謝」。

但追根究柢地想,所有的一切都是向地球暫時借來的罷了。那麼站在地球的角度,我們以為買來、要來的東西屬於自己,或許只是一種誤會。

「擁有」說穿了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只不過是人類社會的規則。如果說物品是暫時借來的,擁有物品,只是剪下物質悠久的流動過程中的一小部分,那麼我希望我們能夠珍惜這短暫的相遇。然後當這段緣分結束時,可以果斷地放手。

這對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一樣的。

延伸閱讀:「我扔下他,像扔東西一樣」關於難捨棄的前任:泰國電影《就愛斷捨離》

我在精簡物品的過程中,心中慢慢地滋長出這樣的意識。

物品愈多,我們待它們就愈草率;相對地,物品愈精簡,就愈會萌生出珍惜當下在此處的物品的精神。我也是每天都體味著重視每一樣「人、事、物」的感受。

平時很容易忘記這件事,但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也是有限的,能夠運用的精力也有限。所以我們才更需要斷捨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