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過得好嗎?」不只是一句普通的打招呼,而是一種檢視無感人生、自我覺察的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理科太太的開場白是「你今天過得好嗎?」,以前我都以為那只是招牌的招呼語而已,直到今天我發現案情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單純。


圖片|來源

你對你的身體好嗎?

前幾天我和心理師慢慢來聊天,我跟她抱怨我最近腰酸背痛,四肢無力,經常覺得很疲勞(一邊講的時候一邊在想是不是有符合某一些診斷 XD),問她有沒有認識彰化厲害的推拿師,我想說來去「鬆一下!」沒想到她一口氣就介紹我 3 家,重點是這都還不是 Google 上找得到的「隱藏店面」(放心,是做純的)(奇怪怎麼越描越黑),讓我懷疑是不是大甲溪以南都是她認識的轄區 XD!

你的身體的好,它會用它的方式給你回報

然後他丟下這句話就去忙他的事了。遺憾的是我沒有預約到她推薦的一個王牌按摩師,我想起她上次跟我說另外一句話「台南的美味和人情,是需要拿真心去交換的。好的東西,是值得等待的。」我就在想會不會彰化也是這個樣子?於是等了一個禮拜再次預約。

然後有一個非常美妙的體驗。好像全身的細胞都經過了一個長長的睡眠,重新甦醒過來一樣,雖然花了不少錢、也花了不少時間,不過回到住宿的地方,好像覺得身體輕盈的程度,都可以飛起來一樣。

「看樣子你好像不太習慣對自己的身體好?」慢慢來說。

「對啊,很有可能是我也不知道什麼才是我身體想要的。」我說。

「有時候靜下來用心感受,就會看到那些你原先所忽略的經過。」她說,真的是隨便都可以出口成詩。

你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嗎?

「看樣子你似乎是一個不太確定自己喜歡什麼或者是不喜歡的人。」她說。

對耶,她這麼一說我才發現,我好像不太了解自己的感覺是什麼。你呢,你會不會是這樣的人?思考一下你經常問自己的問題是下面哪一個:

  • 我這樣子做,別人會怎麼看我?
  • 他們如果看到了,會怎麼想?
  • 對方會不會覺得⋯⋯
  • 這樣做,我的感覺是什麼?

如果你經常問的是前面三種問題,那麼代表你很習慣把攝影機的鏡頭拿來看別人,而很少拿來觀照自己。可是當你的影片庫裡都是別人的臉龐,你很快就會忘記自己的感受和模樣。久了之後,你也開始變得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討厭的是什麼,更嚴重一點的,你可能也開始很難感受到難過和疼痛,習慣用「無感」來面對你人生的大小事件。

推薦閱讀:「自我覺察」的同理心練習:先關心自己,才懂溫柔待人

「大師,那我該怎麼辦?」我問慢慢來。

「下次當你猶豫不決的時候,當你在想別人的感覺的時候,先問問自己:你感覺怎麼樣?就算你還沒辦法幫自己做出決定,但至少,你已經多靠近自己一些,你的身體就足以為這個改變而開心。」她說。

我常常說,害怕被批評的人,往往也禁不住;同樣的不確定自己喜歡什麼的人,往往也不曉得自己討厭什麼。把自己變成《綠野仙蹤》當中的錫鐵人,反正沒有心臟就不會痛了,殊不知也正在一點一點的把自己的權利渡讓給別人,而你的身體也默默的在為你流淚。

當自己的「理科太太」

在許多心理治療的書上面都會談到 [1],要你重視自己的感受,可是具體上來說到底要怎麼做?今天搭車到中壢的時候,我突然福至心靈,想到了一個蠻不錯的做法,就是在心裡面放一個理科太太(希望理科先生不要生氣)。

當然,並不是真的把她的臉放在你心裡,而是每天每天,你都可以問自己那句話:

嗨,今天過得好嗎?

把這樣的問候,當作是一日結束的自我覺察。或許日復一日,你就會慢慢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討厭的是什麼。


圖片|作者提供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剛好區間車開到了樹林站,從電車的門口看出去,有一顆長得非常茂盛的樹(不愧是樹林站),蒼鬱你的葉子看起來非常有生命力,一個老伯伯我月台上面經過,我突然了解一件事情,人生這麼長,我們似乎可以選擇要用感受來過生活,或者是庸庸碌碌的過。

開心也是一天、難過也是一天、又開心又難過也是一天,但不論是上面哪一種可能,都比起無感來的好一些。

所以,你今天過得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