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日子過得省吃儉用,卻常常因為意外開銷,把好不容易存下的錢花掉,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文|凡妮莎聊心室

「我想知道為什麼我都存不住錢。」小如開門見山的說。

「我是一個生活中還算是省吃儉用的人,可是每一次當我手邊有一筆錢之後,就會莫名其妙的有一筆開銷,比方說車子就這麼剛好的壞了,然後我的手邊就又沒有錢了。」

「每次因為奇怪的意外開銷,把我好不容易辛苦存下的錢花掉的時候,我都會好沮喪⋯⋯我在想是不是我有什麼問題。」


圖片|來源

「我會去上一些身心靈的課程,老師告訴我們,金錢代表著能量狀態,所以我身邊都沒錢,是不是我有什麼問題,為什麼總是存不住錢呢?」

進入催眠狀態的小如,很快的掉下了眼淚

「國小的時候,有一次媽媽去開刀,消失了好多天,當時我都不知道為什麼媽媽不見了,也沒有人告訴我。一直到有一天,我上課回家看到媽媽,他終於出現了。」小如開始掉下眼淚。

於是我問他,這段回憶讓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很難形容,五味雜陳的感覺⋯⋯很久沒看到媽媽了,很擔心她,也很想念她。我一直到她回來我才知道原來媽媽是去開刀了⋯⋯有人照顧開刀的媽媽嗎?」小如滿是心疼地說著。

於是我引導小如向媽媽表達內心的想法:

「媽,妳要對自己好一點,多愛自己一點。」、「兒孫自有兒孫福,放鬆一點,讓自己快樂一點,不要讓自己這麼壓抑。」小如念茲在茲的念叨著,神情滿是對媽媽的關心。

延伸閱讀:單身女兒的告白:我還不想當個母親

為什麼辛苦賺的錢都讓別人用了!

台灣傳統的家庭主婦大多都把家人擺在前頭,以照顧家人為首要的任務,小如的媽媽也是如此。在那個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開工廠的小如家其實家境是不錯的。

「別人看我們家的小孩都是千金大小姐,其實我們的日子過的很僕素,不像是外人看起來的這麼好過。」

原來,因為小如家是做生意的,對祖父母來說,比較會賺錢的小孩,就理所應當的應該照顧其他的兄弟姐妹,於是,父母辛苦掙來的錢,都拿來照顧總是找不到工作的叔叔。

「對於把錢一直拿來接濟親戚,媽媽卻一點怨言都沒有,她自己連一天好日子都沒有過過呀!」

看著每天不斷的喝酒揮霍、不務正業的叔叔,小如非常的憤恨不平:「但是我媽媽卻一點怨言也沒有,總是把別人的需要放在最前面,自己省吃儉用的。」

「只要叔叔雙手一攤,媽媽卻把大把金錢奉上,我真的很看不過去媽媽這樣子!」

在小如的眼中,媽媽從來沒有為自己好好的活過,她眼光放在家人身上,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面。


圖片|來源

「媽媽,這樣的人生,你過得快樂嗎?」

隨著催眠不斷的進行,我們來到了小如的前世。

放眼望去,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太陽很大,小如正在插秧。

「身為男生的責任就是種田,養活家裡面的人。」

「我好討厭種田喔,好辛苦,太陽好大、好熱,可是我不得不這麼做。」

小如就這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娶妻生子後,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完了人生。

時光繼續推移到往生前的那一刻⋯⋯我問小如,臨終前有什麼樣的感受嗎?

「我只覺得輕鬆,該做的都做了,任務已經了結了。」

沒有任何的遺憾及後悔,卻也感覺不到喜悅及滿足⋯⋯聽到了這裡,我感受到了小如雖為媽媽感到心疼及不值,卻也不自覺的複製了媽媽的想法及做法。

於是,接下來,我問小如:「只剩下責任與義務的人生,是圓滿的嗎?」

當我問了這一個問題時,像是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一般,小如沉默了許久。

「對耶,就像是前世一樣,今生的我也不知道我的興趣是什麼,我好像也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

我繼續問小如:「你覺得你用錢的方式跟媽媽有什麼類似的地方嗎?」

小如開始細細的想著:「媽媽從小就教我們節儉,所以其實我花錢的習慣一直都很省;車子會壞掉,其實也是因為該保養的時候,我都捨不得進廠維修,壞掉了反而花了更大一筆錢。」

「還有弟弟現在還是學生,所以每當他向我開口要買一些東西時,只要我手邊有錢,我都會答應他。」老是看不慣媽媽省小錢花大錢的小如,發現了自己也是一樣的花錢模式。

現實是一面鏡子,反映著內在的狀態

催眠結束後,小如訝異的說:「原來我不自覺的在複製媽媽的狀態⋯⋯我也很想找到自己的興趣呀,該怎麼辦呢?」


圖片|來源

我微笑著對她說:

「慢慢來吧!習慣與模式是需要時間養成的。」

「你先試著把自己的需求擺在前面,該修車時就要修,該花的就花。」

「其他人的需求,就先衡量自己的狀況再回應,不要勉強自己滿足其他人的需求。」

推薦你看:如何認識自己?畫出自我認知的四個象限

「當你慢慢習慣去傾聽內在的聲音時,就能發現自己在做什麼是真正感到滿足及快樂的,你的人生就會慢慢的開始正循環,而不是一味的付出及被掏空。」

凡妮莎碎碎唸:

  1. 不喜歡的特質是一面鏡子,映照著自己不願意接納的面向,唯有接納及理解,才能消融內在的衝突。

  2. 施與得之間的平衡:在付出之前,先觀照內在的感受;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能力回應別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