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分析,喜歡或討厭小孩,其實與過去家庭經歷有關。要如何不讓原生家庭創傷影響未來的家?首先,要相信「母親」的直覺!

最近筆者跟兩位男士聊到未來的家庭事,他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沒有想要生小孩。A 男有點討厭小孩,自述「可能我比較自戀!」,但要是哪天女友懷孕了,他還是會承擔「奉子成婚」的責任。B 男則比較關注跟女友的關係,若無法調和至適合一起生活的步伐,就不會考慮結婚,加上他事業心重,所以即便女友一再表達想要生小孩,他說婚後還是會想盡辦法拖延。

從心理學來說,迷戀或討厭小孩,都有其意義,一般是跟原生家庭的成長經歷有關;另外,B 男跟其女友就是一對怨偶,兩人都各自帶著從父母身上學到的那套來「愛」,但這讓彼此都受傷,終究他們都得承認與面對原生家庭的影響。然而,筆者不打算談對討厭小孩背後的心理因素,或如何跟家庭和解,這些事都太複雜而比較適合在諮商室裡談;今天,我只把他們設定為「一般會愛會恨會笑會痛的家庭:一位期待生育的媽媽,和一位還未準備好照顧小孩的爸爸」,談談他們能夠做甚麼,來讓過往原生家庭的問題不會太影響自己現在或未來的家庭。

Kanga & Piglet│圖片來源

爸爸:「我對小孩就是沒太多興趣,怎麼辦?」

容許我是站在一個大部份臺灣家庭的角度去分享,即母親為小嬰兒的主要照顧,而父親是早出晚歸的經濟支柱。一般而言,父親由於工作的實際問題,是不太能夠認識小孩,相對地,小孩也跟父親不太熟悉。而由於跟小孩最親的人是母親,為此,父親跟小孩的關係品質,其實很取決於母親的態度與做法!

先生能夠和需要做的,其實不會很多,就是「主動聽從」太太的指示,以及在適當的時候「被動參與」。兒童精神分析師Winnicott把父親角色的重要性分為三點:

1. 父親需要在家,幫忙母親,讓她感到身體健康和心靈快樂

照顧小孩是十分累人的工作,即使母親再甘願,也需要休息、忙裡偷閒;為此,先生適時接手照顧小孩,會有效增進夫妻感情。當然,很多母親自認是超人,她們通常都曉得如何勝任母職,天性地把工作做好做滿;為此,先生需要等待被需要,在適當的時候進去幫忙。或是說,當太太注意到平時對小孩沒有太多興趣的先生,在某個時刻變得有意願參與照顧時,她可以先安排他在旁觀看孩子遊戲或洗澡,待他從中找到樂趣時,再引導先生接手更多。

2. 父親需要給予母親道德支持,為她的權威撐腰,成為代表律法與秩序的人,好讓母親把它種植在小孩的生活裡

由於母親是小孩的主要照顧者,所以在管教時,小孩一般也只聽媽媽。父親不必直接介入這個管教過程,因為他沒有前者的關係作話語權力的支撐。不過,他能夠支持太太的管教,好比以「是的,你媽講的對!」的間接方式,表明自己才是家庭秩序的定論者。這時候,小孩一般都會對父親生氣。但只要他能夠忍受被恨的感覺,甘心當黑臉,就能夠讓太太盡情發揮白臉的慈愛,安撫小孩;反之亦然,即他亦能夠趁機當白臉。

3. 父親的正面特質,尤其是那些他跟別的男人不同的東西,和他鮮活的人格,都是小孩需要的

一般而言,即使跟媽媽再親近,小孩還是會對那個早出晚歸「工作」的父親感到好奇。也就是說,小孩開始對「外在世界」感到好奇。那麼,父親和其工作成就,就很容易被偶像化、一個強而有力的偉人、讓媽媽和自己能在家享受安逸的神。為此,父親需要做的,不過是被動及慢慢讓小孩認識自己,在小孩的好奇心時段才去引介自己。顯然,這件事無法強求,也不能太自戀地強迫小孩認識自己。即要有耐心去發現小孩何時想認識他、想跟他玩、想聽聽他的工作。

媽媽:「我的先生對小孩就是沒太多興趣,怎麼辦?」

上文談到,「父親跟小孩的關係品質,其實很取決於母親的態度與做法」。這意義是在「照顧小孩一事,母親才是專家」的基礎上;母親們不要強迫、卻要試著引導先生如何跟小孩相處,從在旁觀察、參與、到把父子父女獨自送出門相處,這都是她的工作。原因在於她與小孩的關係本來就比較親,所以先生常感到自己落單,而忌妒起母子母女之情。同樣,有時候她自己也會忌妒父女之情,所以她得體諒女兒的「報復」,而不會真的報復回去。如此,先生也就能夠漸漸享受照顧、對孩子產生興趣。

Winnicott 對母親們一向不會給予甚麼親職建議,因為他相信對大部份家庭而言:

一個好母親只要接收到正確的事實資訊及得到適當的教育,她就能夠正確判斷甚麼對孩子是好的(A good mother is the right judge of what is good for her own child, provided she is informed as to facts and educated as to needs.)

永不懷疑媽媽的直覺│圖片來源

媽媽們總是用直覺來養育和保持一個健康兒童的家庭,若是她們「知道」卻「無法做到」,很可能是被憂鬱、焦慮與缺乏信心而卡住了。而事實上,由於醫護人員有更多專業知識,所以他們對怎樣帶小孩總是有自己的意見,可是,他們都未必了解為人父母的各種苦差苦況,更不尊重媽媽們的直覺與判斷,甚至打擊其自信。

有一位媽媽個案,主訴是她自懷孕起,從此對很多事情感到焦慮、有莫名的執著,且因為情緒問題而跟家人相處不和。但事實上,她很清楚自己的小孩是怎樣的。在諮商中處理其焦慮以後,她直覺地修正了對小孩的教養方式。而且,當旁人(甚至包括心理師)都認為她想太多、小孩的發展完全沒問題時,她卻覺察到小孩有一點自閉傾向,後來這事得到精神科醫師的確定,趁早給予小孩適當的治療。

由此可見,即便是有需要心理資源幫助的母親(很大程度代表她們的原生家庭關係是有問題的),她們還是以一種母性的直覺,知道孩子的需要。亦只有像母親這麼親的人,才能為小孩下一個決定。我們這些諮商心理師,做的是協助她想得更清楚,把那些知道卻做不好的,重新做好。

為何我把故事說得這麼簡單?

原本,筆者是真的想去分享討厭小孩的心理因素,或討論關係不和的人都得回去處理跟原生家庭的糾結,但女人迷的編輯提醒說「對很多人來說,回去處理傷口太痛了,人們情願把事情先放著」。這驅使我去想若不處理傷口,難道我們就無可作為了嗎?不是的!如果我們真的相信很多母親透過直覺和關係,作為最了解小孩的人,那自癒的希望,就在於這些穩定健康的家庭(stable and healthy families)之中。

當人們試著把目光多放一點在孩子這個新生命中,一再反思:到底他是個怎樣的人?到底他感覺怎樣?他喜歡甚麼?怎樣的決定才是適合現在的他(不能只根據年紀判斷)?……在這全新的家庭關係中,也許,我們能繞道及間接地處理過去的傷口。而事實上,父親能做到主被動並重,母親能直覺地安排一切,這個平凡的家庭故事,已經一點都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