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女人)都不來關心我(男人)的痛苦!」女性主義者,如何解讀己願他力
阿迪契在《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這本書裡和我們娓娓道來「女性主義」的核心是解決性別不平等問題。
阿迪契在《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這本書裡和我們娓娓道來「女性主義」的核心是解決性別不平等問題。
正念是自我關懷的一項核心。如何善用正念接納自己,可以幫助我們抵抗不適與痛苦,迎接更好的自己。
《王牌冤家》中的金凱瑞與凱特溫斯蕾,試圖在分手後到忘情診所,消除所有記憶,包括那些刻骨銘心的愛情。
幾乎所有的東西我們都無法改變,因為世界的運轉與每個人的自我意志無關。如果你問:「那我們能改變的到底是什麼?」,我的結論是:自己。
當我們被傷害時,第一反應就是想報復,然而心理學家卻告訴我們,盲目的復仇不會帶來心靈上的解脫⋯⋯
這個月,女人迷與你聊聊「結婚」同時,我們也想分享「離婚」。當這兩者放置在一起就像一種二元對立,但這個相對關係不應該有優劣,離別、分手,不是一個難看的「結果」,而是邁向更好生活的「過程」。七個離婚心理學,與持有嶄新生活的你分享。(推薦閱讀:每個離婚者背後,都有兩個故事)
嘿,親愛的,我知道你現在的心情非常的難過,同樣的狀況我也曾經歷過,我無法跟你說到底我花了多少時間去癒合這個傷口、花了多少精神在對往事的追憶與追悔,如果你問我當初是怎麼走過來的,我會跟你說是「時間」。而這是我經歷了這些痛苦時光後,能給你的最終結論。
陪伴憂鬱和有自殺意念的人,最煎熬的地方在於自我內心的掙扎。有些時候你甚至會被他的負面思考說服,你開始懷疑自己做的是不是對的,不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這些都是常見的狀況,這時請給自己多一點的彈性和空間。
親愛的,你一定曾經想過「人,為什麼一定要工作?」關於工作的討論總是很多,但似乎找不到一個可以完全排遣彷徨心情的說法。於是我們決定寫一封信,給對於工作有著懷疑的你,給不確定現在的工作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的你。職場上有些殘酷的事,不得不讓你早點知道,希望能幫你更快的找到屬於自己閃亮的職涯之路!
東方社會總是避談「死亡」議題,但是只要是人,總會遇到過不去的時候,或許我們也都想過「死亡」能不能是逃避的方法?除了太過於正向積極反倒給人壓力的「多想三分鐘,你可以不用自殺」口號外,或許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誠實地聊聊死亡,談談自殺。聽聽心理治療師 Chloe Wu 怎麼說。
一段依賴的關係,才會讓你痛苦。真誠相愛的人,不會發生爭吵。真正相愛的兩個人,他們之間一切都會變得簡單、順利,相處自在。即使兩人世界引發戰火,雙方不會再火上加油,而是相互尊重、傾聽對方,並穩固加深彼此的愛。如果你是處在一段情感依賴的關係中,一切都會變得非常複雜,具有毀滅性。
你也是嗎?生活中彷彿不僅需要承擔自己的情緒,還需要額外肩負一份別人的情緒,有時想要視而不見,卻關不上自己異常敏銳的「雷達」。
其實,在面對失戀時,不管是當事人或者旁觀者都應該重新樹立這樣的認識:失戀並非小事,它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創傷事件(Traumatic Event),並且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切實的影響。
為什麼提分手那麼困難?我們該如何成熟地分手?理解分手的原因與自己的依戀型態,學習好好結束一段關係。
因錯誤的資訊以及大眾對躁鬱症的誤解,讓病患除了身心俱疲外,更背負了許多莫需有的罪名,更在台灣新聞的粗糙報導、媒體大肆渲染下,常讓民眾把「持械兇殺案」、「隨機攻擊事件」跟「躁鬱症發作」掛勾,於是,「躁鬱症 = 神經病」、「躁鬱症很可怕,會有嚴重暴力行為」便成為一般人對躁鬱患者的污名化跟標籤。
即使是在最心照不宣的曖昧中,人們也常常感到孤獨,這是因為曖昧是一種模糊的關係,帶給我們不安。
希望這一篇文章,能成為性侵倖存者的「復原指南針」;祝願每一個受傷的靈魂,都能踏上復原之旅。
「愛情總是失去後才後悔莫及」⋯⋯等等,在後悔之前先跟著本文好好地思考一下:再來一次,你真的會後悔嗎?
人們對於「幸福」有許多的誤解,幸福的人也會面臨困難感到痛苦;不同之處只在於他們不因傷害與恐懼而止步。
怎麼找到「適得其所」的好工作?如果能找到一個能運用「安全感三要素」相互對待的環境,對我們而言,其實才是適得其所。
高敏感特質的人,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如果不想被影響,就把共感能力放到自己身上,先平靜下來。
你是否曾經痛苦於你的父母不是理想的父母?但其實我們可能也不是一個理想的孩子:親子的相處是必然的功課。
真實體驗的討論,讓更多人意識到成為母親體驗的複雜,放下對母親不切實際的期待,也讓女性放下對自己的苛責
小時候經歷過反覆性虐待或傷害的人,會將痛苦當作是愛來接受。亦即,他們會認為別人給自己帶來的痛苦,是關心與愛護的表現。因為與其被徹底拋棄,還不如被身邊的某人欺負來得好。此外,一如前述,這種人擁有一種痛苦也是根據自己的意志來選擇的全能幻想,藉此保護自己免於承受所遭遇到的痛苦和被拋棄的恐懼。也就是說,這種具有憂鬱性人格者,認為自己是比「承受所有痛苦」的其他人,更具優勢的人。
所有經歷失戀的人,都會經歷一段極為痛苦的時期,確實就如煎熬這首歌的歌詞所寫到的「火在燒 燒成灰有多好」,事實上,失戀的人,他們的大腦痛覺區,確實會感覺到如被滾燙咖啡燙到一般的痛覺,在心中翻騰著。但是,奇妙的是,如果失戀是一件那麼痛苦的事情,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會被設計成(或演化成)對於失戀要如此地煎熬呢?為什麼不能立刻去面對下一段感情?
接下來的八個小時,是至今第一次感覺身體被扭轉、重擊、切割、打磨,生的驅力帶著頑強意志,透過子宮愈來愈強烈的收縮,顯現金剛石般的堅硬質地。生,原來真貼近死亡,無論是就嬰孩而言,或是對於母親來說,都是如此。
那一天,妳拿掉了一個孩子。從那天開始,妳天天告訴著自己類似這樣的話,我是加害者,我不能快樂,也不值得快樂,寶寶我對不起你,我真的對不起。
在找尋痛苦的意義時,不斷反芻自己的人生而被挑起的情緒,有時其實也能幫忙發現自己。
回家吧談婚姻,在另一半出軌後,也許你該想的不是如何挽回感情,而是如何修復受傷的自己。
用四個故事點出「住外」的各種原因,這當中主要是一種「必須的希望」與一種「成長的需要」之差別。
很想成為時時充滿笑容的人,但是每當傷心或疲憊時,臉色就會變得很糟糕。此外,在受挫不順利時,表情也會變得僵硬,同時在意起旁人的眼光。
人生本無常,你對於未來的全部念想,也只是影響著你這一瞬的喜悅。要盡量讓自己心懷喜悅地生活著。如果有時因為痛苦無法自己給予自己這些,記得像身邊愛你的人索取——讓他們反覆告訴你一切還有積極的可能。
人生的苦難分成兩種,一種叫做「痛」(pain),一種稱為「苦」(suffering)。我們常常指稱的「痛苦」,其實是兩件事。人生在世,「痛」是避不掉的。這裡的痛,並不是說我們隨時隨地都處在痛裡。痛的根源,是因為生命很脆弱,我們時時刻刻都可能要面對突如其來的逆境或生老病死。
你要怎樣才能採取必要的步驟和父母劃下界線,對他們說「不」?或者當你跟他們拉開距離的時候,罪惡感告訴你不該這麼做,這時,你該怎麼辦?對於「童年情感忽視」個案來說,罪惡感是療癒之路上最大的一個障礙。
說到內心的負面情緒,英文除了 sad、angry、scared 之外,其實還有好多詞彙能夠傳達出「痛苦難受、憤恨不平、焦慮不安...」等情緒。表達負面情緒的詞彙,你知道多少呢?快來看看本文列出的詞彙你是否都認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