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愛需要的不是下體,而是眼神與對話
「宇宙蝴蝶性愛」是什麼?做愛的想像不應侷限在 A 片情節裡,平凡的器官,也能產生觸電般的性感效應!
「宇宙蝴蝶性愛」是什麼?做愛的想像不應侷限在 A 片情節裡,平凡的器官,也能產生觸電般的性感效應!
直男行為研究社討論:異男為何不善溝通表達?背後是恐娘、厭女、有毒男子氣概機制?海苔熊教你兩個突破方法
為什麼我們常在溝通時,只敢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因為怕受傷。《謝謝你這麼說》讓我們有勇氣好好對話。
良好的溝通不只有「說話」,還包含「聆聽」。《同理心對話》剖析各種對話心理,歸納出實用的溝通技巧。
好的溝通就像拋接球,你丟我接。但有一種人總會把話題帶到自己身上,這種狀況被稱為:對話自戀症。
小王子的故事,講的其實就像人生的故事。每一次的迷航,每一次的相遇,每一次的停留,每一次的離別,都是我們人生中的必經時刻。從小王子裡頭看人生的六個關係練習,感受自己的存在,去成為某個人生命裡的玫瑰,去豢養與被豢養,去學著笑著離別。
「如果有一個人持續重複做同一件事情,為他帶來某種痛苦,那麼這個痛苦裡面,一定也為他帶來某種程度的滿足。」有時那個「言行不一」雖然會讓兩個人的衝突擴大,但某種程度上也保護了彼此不受傷。
世界上存不存在「正確的性觀念」?我們在床上應不應該因為對方喜歡的方式去愛以及去討好?作者 KangHao 從閨蜜的話題裡延伸到床上的性別政治,在享受性愛之際,兩性關係的權力是對等的嗎?我們對性的看法是怎麼來的?讓我們聽聽他的有趣拆解。(也別忘了,臉紅紅陪你走過性愛疑惑,歡迎寫日記投稿!)
womany 編按: 你的英文很台嗎?常常因為說了連老外都不都懂台式英語而無法溝通?學校教的“You're welcome.”、“What a pity!”原來都不怎麼會用到啊!來看看超實用的英文會話,逛街、約會、旅行、話家常!讓你們的對談無往不利!(同場加映:詞彙量不是重點!說得一口道地英文的簡單秘密)
身邊有憂鬱的朋友,該如何表達我們的愛與關心?該怎麼做才能最有效、最不傷人、最無壓力地給予支援?
在《小王子》一書中,我們羨慕他的自由與勇敢,卻也發現小王子的掙扎與無奈。面對花園裡盛開的五千朵玫瑰,小王子驚訝、錯愕,發現到自己擁有的「她」,再也不是獨一無二。
英文中我們常常會講「I know how you feel」,你知道這其實不是個好的安慰話語嗎?今天,就讓我們從文化角度來切入,學習用英文去安慰傷心的朋友,並且知道哪些話該講、又有哪些話要盡量避免囉!
每一對情侶相處的模式各有不同,不過根據書中《Born to Be Good: The Science of a Meaningful Life》指出,知道如何取笑彼此的情侶,在相處關係總體上更快樂,而且更善於處理衝突。當情侶吵鬧時,幼稚互動有着重要的修復關係作用。當情侶以幼稚或開玩笑的互動方式提出問題,使彼此能夠以合作和愉快的方式表達衝突問題,減少利用嚴肅責備的方式指責對方的不是,從而達到更好的的情侶關係。
面對情緒的重量,在我們這個不鼓勵表達的社會中,有些時候我們連「講」出口都變成是一種奢求。可是顏料和紙不會背叛你,就算你畫得圖不及義,也表達了一部分的你自己。聽完她的話之後,我發現我好像總是想要做點什麼、而且如果不做點什麼就會有種不安的感覺。可是,人生已經夠難了,不要再拿畫畫來難自己,練習不做什麼,也是一種修行(遠目)。
女性往往不會輕易承認自己喜歡誰,甚至會口是心非,而霸道總裁的存在恰好會逼迫女性承認自己真實的感情。換句話說,如果前面的壁咚與強迫並不是你喜歡的人,那麼大概只會讓你感到反感;可是如果正好是你心動但是卻又因為種種「束縛」不允許自己喜歡上的人,對方的強迫鄭重你的下懷,因為他給予了一種「隱性的允許」——雖然困難重重,但我允許你喜歡我。
繼《那些年》後,九把刀再一次通過《月老》寫下觸動人心的告白:有緣時記得深情,緣盡時學習放手。
自我對話是一種思考過程,把自己和他人區隔開,可以積極也可以負面,若兩者失衡,可能和焦慮、躁鬱相關。
聽到鈴聲就緊張?收到訊息立刻回?愛情觀可以從「回應訊息的方式」略知一二,以及看看曖昧對象如何回應!
雞排妹鄭家純日前在臉書上發文說明她在一場尾牙主持工作中,在台上被老闆要求提供「特別表現」,然而性騷擾的自白卻遭來正負兩極化的聲音⋯⋯
社交焦慮的認知治療針對社交評估焦慮(social evaluative anxiety)的三個核心要素:對負面評價的過度恐懼、自我聚焦的提高與廣泛迴避。患有社交焦慮的人們不僅害怕他人的負面評價,也時常對社交表現抱持高度標準,像是他們應該要表現出機智和有趣或是應該感覺完全放鬆、舒服和自信。當然,設定他們不可能達到的高標準只會使焦慮增加,並且強化「我就是無法處理社交情境」的信念。你的理想社交是什麼?你所害怕的負面評價又是什麼?
為什麼自己在外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都沒問題,但一想到要和父母開口,就感到深深的無力呢?
美國聽語學會將每年五月定為「改善聽覺與語言月」,今年的主題是「溝通貫穿一生(Communication Across the Lifespan)」。能夠聽見與說話是一種祝福,我們應當好好善用。各位把拔馬麻們有多常和孩子對話呢? 你有統計過一天和孩子說了多少個字嗎?你知道你和孩子說的話會如何影響他們嗎?親子對話力會是父母們必備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