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異鄉,名字竟成了切換人設的關鍵⋯⋯一起看名字與文化認同存在什麼關係!

文|陳薇安

在米蘭留學的我,遇到的第一個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來自和同學自我介紹。第一次踏進班裡,由於課程是以英文授課,和鄰座同學攀談時我們自然而然以英文自我介紹。在幾句寒暄問候之後,對方通常會試探性地問我「為什麼台灣人會有英文名字?」

台灣人為什麼有英文名字?

對啊,為什麼呢?

從國小的第一堂英語課開始,英文老師自然的幫大家取了英文名字,也許是用中文名的諧音,或是任意選用時下常見的英文名字。例如我的本名是陳薇安,自然而然就被取名為Vivian,其他人也大多是 Amy、Peter、Cindy 這類菜市場名。

大多數人從來也沒想過名字背後的涵義,就這樣一路延用到出國留學或進入職場。

在國外留學的台灣同學常抱怨,每當介紹中文姓名,對方根本記不起來,不是放錯重音、就是沒辦法準確發音;倒不如直接講個英文名字,讓對方能快速記住,能溝通就好。

例如名字裡有ㄩ的音,這個音對於英語系國家來說是個很難發出的音,每每教授在課堂上點名,都會唸出各種荒謬的發音,從來都沒有正確過。因為他不知道原來教授已經點到他的名字,導致他被登記了許多缺席。

然而,也有一派同學認為,介紹自己的中文名字,是一種文化的交流,從解釋自己是如何被起名、名字裡每個字所蘊含的意義,甚至還能延伸到中文發音的音韻系統,成為第一次見面時的良好聊天素材。

同場加映:移工故事|Mila:我打算在回去前,努力讓印尼的名字被台灣記住


圖片|Photo by Kampus Production on Pexels

東方西方命名邏輯大不同

華人社會的父母,時常在名字中注入了對孩子的祝福與期待,或者藉由算命老師,按著生辰八字,看是缺火還是缺水,為孩子截長補短;更甚者,孩子出生後,父母會慎重其事地拜託有智慧的長者,為孩子題字作為禮物,意義非凡。

在每個時代,命名的潮流也會有所不同,台灣最常見的菜市場名從早期的麗華、秀英、文雄這類,後來轉為怡君、冠宇、宜臻,再更近年的小孩名時則常常出現希、祐、梓這類有點偏日系的字。

這和西方命名的邏輯非常不同,西方時常用父親名字的字尾加上 son,也有直接沿用祖先的名字,或者由信仰的經典中選用名字。

在我和同學介紹了一番台灣教育制度下產生的英文名字,以及我中文名字的來由及意涵後,同學鄭重的看著我說:「我會努力記得妳中文名字的發音,因為那是你父母給你的禮物。」

他寧願用彆腳的發音,努力的拼湊出我的名字,也不願用簡單的方式直稱我為 Vivian。這讓我覺得備感尊重,也體悟到,與人交流時最重要的不僅僅是尋求快速、方便;更重要的,是尊重對方的背景及文化。

猜你想看:柚子甜專欄|用你的名字,重新愛上自己


圖片|Photo by Monstera on Pexels

名字是切換人設的開關

從那時起,只要我知道這個人會是我長期碰面的人,我都以中文名的拼音自稱;但如果我已經知道這個人只是人生的過客,再也不會見面,那我便使用簡單的 Vivian 自稱,這樣的思維,其實又牽涉到另一個層面了,就是名字與人設的建立。

如同筆名或是藝名一般,有些人會以不同的名字,作為人設切換的開關。如同一張張社交面具,在職場上用另外取的英文名字,以便和真實的自己做區分,展現專業的一面;在親人及親戚間則用小名展現親暱;在同儕之間則用真實的名字表示友好;而在網路上又化身另一個名字,把自己隱藏在保護色之下。

名字與文化認同

相信大家都看過一些文章描述類似<取英文名的注意事項,以免被老外嘲笑>,例如不要取食物 Apple 或者 Flower、Happy 這基礎英文單字,但是這幾個詞,就像中文名裡常見名字:蘋、花、樂。

也許在英文語境中,很少被用來當作名字,看起來可笑或是欠缺思考,但真的是這樣嗎?

在中文命名方式那萬物皆可為名的背景脈絡下,取什麼名字都是合理的,為什麼轉為英文名字後就要被嘲笑呢?

若真有人拿這個名字來嘲笑,那其實是對方的無禮,並非真的是自己的無知。這讓我反省,有時是不是太容易接受異文化的觀點,而在不知不覺中貶低了自己的文化了呢?


圖片|Photo by Zen Chung on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