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單親家庭長大嗎?親愛的,就算環境已被決定,我們還是能走上另一條街。單親家庭,從來不需要被悲哀化。

「你是單親家庭長大的?看不出來耶。」這種類似的對話,在我生命中屢見不鮮。

我通常只會笑笑帶過,但心中其實帶著疑問:

「所以,你覺得『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孩,應該要是什麼樣子?」

在單親家庭長大的路上,我的確面臨許多自我懷疑和認同的困擾,那是我在很小很小的時候無法理解與解釋的。直到年紀漸長,我開始發現,的確,是單親家庭造就了現在的我,但這樣的過程,其實與其他在任何不同樣貌家庭長大的孩子,並無兩樣。


(圖片來源

我也曾經緊抓著單親家庭這個標籤,想讓自己彷彿因傷痕而特別,因不完整而顯得更加拔萃,直到有一天,我也發現我再也不需要這個標籤。而面對朋友說的:「看不出來你是單親家庭長大的」這件事,也有了全新的想法和理解。只盼我的故事,能帶給同是單親家庭的你一點勇氣和鼓勵,也帶給對單親家庭抱以同情想像的你,一點思考和理解。(延伸閱讀:假文青就是矯情?台灣的貼標籤壞習慣

曾經難以顯露的脆弱,與遍尋不著的退路

我是一個非常逞強的人,這份逞強當然與單親家庭脫不了關係。因為當我已經看見,媽媽獨自一人在為家庭和兩個女兒奮鬥著,我又何能將自己的困惑和脆弱說出口。我長大的過程,只有堅強和追求好要更好,而不被允許有軟弱。

正因為我難以想像我的媽媽,是如何在烈日與大雨中騎著摩托車,與別人談下一張張保單,也難以想像她是如何挨過那段日子,白天在咖啡廳打工,等我們下課後回家煮飯,然後再在我們沉沉睡去後穿起制服,走出家門到速食店打掃收店。黑夜正深,小小的我,總是偷偷從床上爬起來,踮起腳尖,趴在陽台上目送媽媽的背影,從巷子口消失不見。

這些回憶在我心中封存,因此我常暗自度量自己擁有的「失敗限度」。高中那年,當姊姊考上私立大學,我告訴自己那昂貴學費的機會已經被用掉了,我必須要讀國立的,而且得留在台北,這對家裡而言最經濟實惠。上了大學後,便告訴自己,每個月的生活零用,就是要靠自己賺取。我曾經因此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每天想著未來該如何賺大錢,買個房子,讓家人不必再蝸居臺北租屋處,在熙攘的城市裡面不斷體會寄人籬下的不安和漂浮。


(圖片來源

單親的環境,也影響了我在愛情中的角色,可能是因為從小學著獨立堅強不依賴,也可能是從小就在沒有男性的家庭中長大,我在面臨感情時,時常手足無措。我曾經以為,當有個人命運般地出現在我生命中,就表示他願意無條件承擔我所有軟弱。結果,事實卻是,我在他人面前光鮮亮麗,卻在情人面前殘破不堪,直到對方發現我和他想像中相去甚遠,直到我終究把生命的重量重重壓在他身上。這是我感情一貫的結束方式,一成不變而冗長的結局。

每個家庭,都有必須面對的課題

幸運地是,在求學過程中,我雖不聰明,但真的滿努力,除了在社會框架中成績一直不錯,比起同年齡的人,步伐也踏得稍微快上一點,以至於我現在能擁有更多扭轉與思考的契機。不得不說,我的堅強和愈挫愈勇的確來自我的媽媽。我也曾經對她有過怨懟,總是想著,為什麼無論我做什麼事情,她總愛潑我冷水,對讚美和肯定如此吝嗇?直到年紀漸長,我開始明白那是一種為自己截斷退路的生活方式,當回頭看會掉下懸崖,人就只能往前走。不然,要怎樣呢?

因此,隨著時間,我慢慢在心裡和媽媽和解,也和自己和好。我知道,當媽媽說出那些話,她全是真心地希望我們好,她看穿社會冷酷,並且盼望我們能足夠堅強地去迎戰。「要比慘,永遠比不完!」、「這是你的命。」我以前常為這些話賭氣,但當我看出那是她從過去努力走來後,生成出斷尾求生般的人生態度,我選擇把更多的愛和感謝,放進這些話語中。

同場加映:寫給媽媽的告白信:親愛的媽媽,妳可以不堅強


(圖片來源

這是我的成長過程,這是我的家庭背景。一個媽媽,兩個女兒,一隻狗,我們一家四口在所謂「單親家庭」的標籤下一起長大。我的確背負著許多衝撞和傷痕,但這樣的傷痕,其實和任何家庭的都沒什麼兩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聽來八股,卻真實得不得了。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問題需要面對,有的人幸運,少了一點;有的人不幸,多了一些。

我不想很濫情地去否定這樣的不幸,說這是老天爺給我們的學習和轉機云云。我想說的是,如何去覺察和接受這樣的不幸,並且從這樣的不幸中找到自己最平衡的樣子,直到能夠拋下這個不幸的標籤,擁抱自己和別人其實並無差異的事實。

當我不再需要「單親家庭」這個標籤

我曾經很享受這樣的過程。當我做了一件成果很不錯的事情,我要告訴別人我來自單親家庭;當我交了一個男朋友,我要告訴他我來自單親家庭;當我與朋友深交,我要告訴他我來自單親家庭。而我現在,再也不需要用這個標籤,讓別人對我加倍肯定,彷彿自己是個勵志寓言故事的主角,從什麼窮困潦倒的地獄爬上人人羨慕的天堂。我們從小被洗腦太多這樣的故事了。


(圖片來源

我知道,全台灣有三十二萬單親家庭人口,其中,一定有人出類拔萃,有人一事無成,有人平凡過一生,有人做自己,有人為他人而活。當單親成為事實,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就只能選擇在現有資源裡,活出自己的最大可能。所有事情,都是選擇不同罷了,而「在現有資源裡,活出自己的最大可能」這件事,其實也就是每個家庭的孩子都需要面對的事。

終於,在邁入二十歲後這幾年,我把事情想通了。

一起來看:想給孩子「最好的」,單親媽媽可以有很多選擇

正因過去無法改變,我們能做的,便是用選擇讓自己的現在和未來不同。

〈人生五章〉- Portia Nelson

第一章

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掉了進去
我迷失了 我絕望了
這不是我的錯
費了好大的勁才爬出來

第二章

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假裝沒看到
還是掉了進去
我不能相信我竟然會掉進同樣的地方
但這不是我的錯
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爬出來

第三章

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兒
但還是掉了進去
這是一種習慣
我張大著眼睛
我知道我在那兒
這是我的錯
我立刻爬了出來

第四章

我走上同一條街
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
我繞道而行

第五章

我走上另一條街

這首 Portia Nelson 的〈人生五章(Autobiography in Five Short Chapters)〉,適用於所有人生片刻。原生家庭為我們帶來的苦,就像一個深洞,也許一開始,我們深深地墜落,陷入洞裡爬不起來,那不是我們的錯。但我們總有選擇,如果一直掉進洞裡,就是我們的錯了。我們能選擇不要掉進去,能選擇繞道而行。走上另一條街,會讓事情全然不同。


(圖片來源

而也是當我參透這件事之後,「你是單親家庭長大的?看不出來耶。」這樣的驚歎句總在我和身旁的人聊起家庭時出現。所以,你覺得單親家庭長大的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其實,我們不需要你把我們當成勵志故事,其實我們不需要你用這個標籤來讓我們顯得特別,其實我們只需要被你理解,而不需要你過多的評論和萌發的同情。

推薦閱讀:對待他人,你用的是同理心還是同情心?

不完整的家庭,完整了我自己

在每個日常的時刻裡,「不完整的家庭,完整了我自己」這樣的想法,常常出現在我腦海裡。

我沒有高超的智慧,但我從不輕易批評或標籤別人,因為我知道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完全一樣的痛苦,因此,既然痛苦無法量化,便亦無法比較。別人的痛苦,我們永遠沒辦法親身體會,但絕對能試著理解。我很感謝我出生在不完整的家庭,讓同理心這三個字簡直像刻在我的肉和靈魂裡一樣,誰也拿不走。

單親家庭也好,同志家庭也罷,在我心中全都是貨真價值的家庭樣貌。當有人憤慨地說著一夫一妻家庭的純正與美好,我只感到無限地沮喪。家庭的樣貌有無限種,而每一種樣貌,都有它值得存在的價值,以及屬於他們自己的完整。嘿,身在單親家庭的你,如果還常常在洞口徘徊,試著原諒你自己,原諒家人,原諒所有無法改變的事實和錯誤,然後,勇敢走上另一條街吧。

六月主題,婚不婚?Let's Marry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