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和完美主義的孩子溝通?讓心理師告訴你!

小茵在憂鬱量表上的分數很高,因此被輔導室找來晤談。

在諮商室中,小茵常常說著說著就掉淚,甚至大哭,有時候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難過。 

小茵念的是語文資優班,當月考沒有考到全班前十名,或是小考考不到九十分,小茵覺得很丟臉,會非常自責,不斷檢討自己哪裡出錯,或是哪裡又粗心大意了,小茵會因為自己沒考好而整天都很低落。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是,小茵常常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後悔,每天花了很多時間在責備自己,小茵覺得自己腦中,好像有個負向的迴圈,跳進去就迷失在負向的迴圈之中出不來,整個人渾渾噩噩的樣子。像是媽媽罵小茵沒有把家事做好,小茵會有一段時間沉浸在自責之中,整個人魂不守舍⋯⋯

魂不守舍的情況下小茵做事情更容易出錯了!就像一個惡性循環,小茵都要花好幾天的時間才能讓自己心情好一些。小茵不僅責備自己事情做不好,還會責備自己怎麼一直心情不好。

推薦閱讀:鄧惠文談家人:父母孩子之間,不可以只剩彼此索取

上個月爸媽離婚了,這件事情對小茵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小茵非常自責,她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把弟弟妹妹照顧好,爸媽才會離婚。她不懂為何班上爸媽離婚的同學好像都沒事一樣⋯⋯

和小茵討論是誰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呢?小茵也不知道,小茵的爸媽很開明,也沒有要求小茵一定要考前幾名,成績考差的時候,爸媽會問她怎麼了,但也不會責罵小茵。請媽媽來學校,媽媽也很困惑,她覺得自己也沒有給小茵很大的壓力,為何小茵常常不快樂。


圖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劇照

心理學家 Albert Ellis 的理情行為治療(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認為大部分情緒困擾的核心是責備,他認為改善責備的方式就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1]

Ellis 提出 A-B-C 理論(如圖 1),指出一個人的對於事件(A)的信念(B),造成了情緒反應(C)。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在分手後感到低落,不是因為分手本身(A)造成低落的情緒(C),而是個人對這件事情的認知導致低落,像是「感到被拒絕、覺得自己是個魯蛇」的信念(B)而導致低落。理情行為治療的重點是教導我們如何去改變那些造成情緒困擾的「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s)。

當我們去駁斥(D)那些非理性信念,可能產生新的信念(E),以健康的想法取代不健康的想法,最後促成了新的感覺(F),不再是嚴重的焦慮或憂鬱,而是健康的難過或失落的心情。

【圖 1】

A 促發事件(activating event)← B 信念(belief)→ C 情緒和行為結果(emotional & behavioral consequence)

                                                                   ↑

                                                         D 駁斥處理(disputing intervention)→ E 效果(effect)→ F 新的感覺(new feeling)

 

那什麼是非理性信念呢?非理性信念是指個人「應該」、「必須」、「自貶」等信念,像是不切實際的誇大、不切實際的需求、貶低價值及完美主義等。

我請小茵回去每天寫一件覺得自己做的好的事情,不限於要被人肯定或得到好成績,像是和小狗玩得很開心、幫媽媽做家事⋯⋯等,只要是覺得自己做的好的都算,下次諮商時,小茵跟我說,「我找不到我做的好的事情,因為那些事情都是我原本『應該』要做到的!」

接下來的晤談中,我們找出了小茵認為自己「應該」要做好的事情,像是考試本來就應該要考好、爸媽離婚就是家庭不圓滿、我應該把每件事情都做好⋯⋯等,我們討論怎麼去駁斥這些充滿「應該」、「必須」的信念,改成比較有彈性的語句,像是「我很難過爸媽離婚了,但爸媽都還是很愛我,只是爸媽沒有住在一起而以」、「有些事情我沒有做好,或考試沒有考好,世界不會因為這樣而毀滅,我還有機會修正!」

同時,我們也練習把成敗和自我價值分開,很多人遭遇挫折時,會因為一件事就全盤否定自己,罵自己「真是笨死了!」但實際上,只是這件事情沒有做好,不代表自己就是個不好的人。我們練習把這句話改成「我只是這件事情做不好,還有很多事情是我做的好的,像是⋯⋯」,練習同時看到「不好」和「好」的自己。

另一方面,允許自己的負向情緒和負向思考也很重要,告訴自己「心情不好是正常的」,人的情緒本來就有高低起伏,會隨著不同的情境時空而變化,沒有人是一直都開心的。當小茵發現又陷入負向思考時,練習不要自責,因為越自責,就越陷入負向思考的漩渦。

推薦閱讀:家庭溝通學:從五種類型回應,看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小茵有一次晤談中,很難過的對我說,媽媽說我沒事幹嘛要一直哭,抗壓性很低,請記住,孩子若因為完美主義而感到憂鬱,是因為她很在乎、很努力的想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她不是一直ㄍㄧㄥ著想把每件事情都做好,怎麼會感到憂鬱呢?父母的責備可能會讓孩子更容易自責。

曾經有個媽媽很無奈的問我,掉入負向思考漩渦的孩子看任何事都是負向的,父母可以怎麼辦呢?父母可能會感到很無力,因為怎麼好說歹說他都聽不進去,就用腦筋急轉彎的憂憂一樣。這時候,父母可以練習放空,聽他說話就好,不要急著把他拉起來(不然父母自己也會被搞得很累又很生氣),給他一兩天的時間,然後和孩子討論他怎麼把負向的開關給關起來的,這會是個很重要的歷程。除非孩子已經連續兩週以上心情持續低落,那可能就需要就醫。

  • 面對因為完美主義而憂鬱的孩子時,爸媽可以怎麼做:

    • 父母責備孩子憂鬱可能讓孩子更自責。可以試著理解孩子的想法,不批判。例如:「你怎麼又不好了?」「我這麼辛苦養你長大,結果你在那邊胡思亂想想不開?你又不用養家活口,你有比我累嗎?」改成「你今天好像心情不太好,有發生什麼事情嗎?」

    • 當發現孩子陷入負向思考的迴圈,讓父母很心急時,給孩子一點時間,不要一直想辦法駁斥孩子的思考,這樣會讓父母很累很生氣,也可能讓孩子感到很自責,這時候父母可以放空,聽孩子說話就好。

    • 當孩子從負向情緒漩渦走出來的時候,和孩子討論他怎麼把負向的開關給關起來的,可以問孩子「你怎麼好起來的?」「你做了什麼幫助自己?」,這會是個很重要的歷程。

    • 若你觀察孩子的情緒一直處於低落的狀態,或是易怒(有些兒童或青少年可能表現出的情緒不是憂鬱而是易怒),有個簡單的指標可以評估孩子是否需要就醫:飲食(和之前相比,是否吃不下或吃過多)、睡眠(和之前相比,是否睡不著或是睡過多)和失功能(原本可以自理的事情現在卻做不到),若同時上述三個情況及憂鬱或易怒的情緒都出現超過兩週,請帶著孩子就醫、諮詢學校的輔導教師或心理師,和醫師討論是否需要用藥或是接受心理治療。

小茵後來被醫師診斷為適應障礙症(Adjustment Disorder),指個人在壓力事件後的三個月內出現的情緒或行為症狀,小茵因為父母離婚導致出現憂鬱、自責的情緒。

醫生開了放鬆和治療憂鬱情緒的藥物,在一開始用藥時,小茵白天感到嗜睡,且無法集中注意力在課堂中,在一週後回診時告知醫生狀況,醫生調整藥物之後,小茵的副作用得到改善。在服藥一個月後小茵情緒較為平穩,半年後也在醫師評估下停藥了!

抗憂鬱的藥物並不會馬上生效,通常需要服用二到六週的時間,若因為副作用而停藥十分可惜,請在回診時和醫師討論如何調藥。若情緒穩定想停藥時,也請諮詢醫師而非貿然停藥。

小茵快畢業了!我請小茵持續的紀錄她做得好的任何事情,結案的那一天,小茵帶著她的「優點筆記本」來談,小茵說「在不小心又陷入負向思考漩渦時看看它,感覺會好一點」。我們談到了第一次小茵說她寫不出自己任何優點,到現在寫了好幾頁,這是個好大的改變。可能哪天還是會不小心又陷入負向思考,但小茵開始不再把任何做的好的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也開始能同時看到好的和不好的自己,小茵的內在變得更有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