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從性別平等教材的課綱看起,性別平等教育談的其實是擁抱差異,認識性別氣質、性傾向、性別認同,因而思索平等的真義。

性別平等教育政策推動的時代背景與社會脈絡,主要源自1992年清大小紅帽事件、1994年台灣師大強暴案件、1996年的彭婉如事件,以及近期由於歌手蔡依林和婚姻平權運動而最廣為人知的,發生於2004年的葉永鋕事件。

這些事件引起當時台灣社會及政府反思教育裡對女性和多元性別認知的不足。因此基於法律基礎而訂定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的基本理念簡言是:(1)認識性別議題;(2)尊重自己與他人的獨特性,進而包容、尊重及關懷其他性別少數族群。

我們都很希望社會離平等、平權更接近一些,我們也都不希望看見任何因為性別與歧視的悲劇再次發生。即使是反對婚姻平權的人,大部分也都是這麼想的。不過怎麼教育下一代?尤其,性別到底怎麼教、教什麼?性別平等教育和過去的「性教育」差別在哪裡?這二個問題被概括在婚姻平權議題裡,反對者最大的疑慮。網路上與 LINE 群組出現許多謠言,「我(只是)不要我的孩子學這個!」引起排山倒海的憤怒與恐懼情緒。

現在,讓我們真正的冷靜下來,先從教育部頒布的「課綱」來看看,課綱作為教育核心基礎,影響教材編撰、教師教學及進修研習方向。我們的政府究竟要教師怎麼教性別?

課綱裡的性別平等教育與性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和「性教育」在國中小課綱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性別平等教育是以「重大議題」融入各學科領域,每學期實施四小時的相關課程活動;性教育是屬於「健康與體育」內的正式課程。

性別平等教育主題內容包含主題有:

  1. 性別的自我瞭解:談身心發展差異、認識不同性取向與多元性別特質、認識不同性別者的成就與貢獻及職業與性別。
  2. 性別的人我關係:談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性別與情感、性與權力、家庭與婚姻、談性騷擾防治與家庭暴力等議題。
  3. 性別的自我突破:談社會參與、性別的社會建構。學生學習目標是培養解讀媒體傳遞性別刻板化的能力,教導學生對於社會及公共事務參與不受性別限制的觀念。

健康與體育課程,自小學中高年級到國中階段,除了談生理性別的差異外,情感教育方面包含心理學者的愛情三角理論。性教育方面,衛教知識和愛滋病傳染途徑及防範、性病防範等。

推薦閱讀:愛滋病不是罪!三個被世界遺棄的悲傷故事:「他不是怪物,他是我愛的人」

爭議一:多元性別教材會「引導孩子成為同性戀」?

首先我們要釐清爭議裡「多元性別教材」的意涵。多元性別之於家長而言,最簡約的說法是「性別不只有男性、女性」。

課綱在性別意識部分提到「認識不同性取向與多元性別特質」背後傳達的意涵是:讓學生認識到那些「多元」(不一樣)其實都一樣,都是活生生的存在這個世界上,而這也是我們所說的:開啟性別意識的第一步,這一步的目的,是希望減少霸凌、減少學生因為「覺得自己不一樣」而壓抑自我,導致偏差行為發生。

實踐層面在中小學,課程採取融入式教學為主,所謂的「融入式」課程,是指具有性別意識的教師,將性別意識轉化到各學科的知識內涵教學。在主流社會的架構裡,往往我們習慣以「男女生理構造不同」作為「男女有別」的論述基礎,融入式的性別平等教育,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性別框架與平等意涵。

生理之間的差異是存在的,性別平等教育並非要否認差異,而是要告訴學生差異沒有高低或優劣之分。

很多家長疑慮,「這樣教孩子會不會引導孩子成為同性戀?」前一篇談教師在教學現場角色的文章裡,教育部教師研習中以動畫影片呈現小學教師在教學現場如何處理孩子面對性傾向、身分認同困惑時的教學手段。

或許,我們可以共同思考當孩子提出類似問題時,我們期待教師怎麼教?是直接告訴孩子「你不可能是同性戀。」又或者,引導孩子思考:「你為什麼喜歡?」幫孩子釐清喜歡或欣賞一個人的原因,乃至近一步和孩子討論「男生可以喜歡男生、女生可以喜歡女生嗎?」、「什麼事情是不分性別,男生女生都可以做的?」

多元性別教材的實踐,目的是教導學生尊重差異,讓孩子學習不因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而受到生心理的霸凌和壓力。這個課綱和目標是不是有問題?或我們其實是擔心性傾向、性別氣質不受歧視後,孩子會沒辦法成長為「典型的陽剛男性或陰柔女性」而焦慮?那這個焦慮背後的原因,又是來自什麼呢?

爭議二:性濫交、性解放進入校園!?

「性教育進入校園」一直是家長擔心的理由,尤其關於「性」可以怎麼談?怎麼教?關於教材端很少被真實的檢視。事實上,台灣性教育的發展,早在1950年代,教科書已有相關知識列入「生理衛生科」。

1968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後改稱「健康教育」內容亦包括性器官構造、月經、懷孕等生理知識的教導。2001年「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改列入「健康與體育」課綱規定,性教育相關知識循序漸進在小學4至6年級和中學7至9年級教導。

推薦閱讀:棉條的洪荒之力!傅園慧開口談經期,給中國上一堂性別教育課

性教育在台灣實施已經超過一甲子,過去的教材從來不談到異性戀之外,甚至很多人因為「被借課」、「教師不敢談」而根本沒有在學校學習到性教育和衛教知識——這養成了我們社會普遍對「性」的潛在恐懼,我們很怕公開談論「性」,即使在教育場域裡,我們甚至不知道該怎麼開口,更遑論真的在課程裡「教」。

很多誤解在家長間流竄,例如教育部11日在台北舉辦家長會長與教育部長有約的座談會裡與會者的指控,以及教育書《噓!長大就會知道的祕密》被誤指為學校教材。這些指控都突顯台灣家長對性的恐懼,以至於經常通過「性濫交」、「性解放」標籤,指稱性別平等教育、性教育會「教歹囝仔大細」。

然而,從性別平等教育課綱來看,其實我們會發現課程裡是談性騷擾防治與家庭暴力,即使關乎性教育內容的「健康與體育」課程,也是在教學正確的衛教知識,包含生殖、性器官、性病防治等,如果反對中學教這些,或許我們可以共同思考,性教育到底該怎麼教、何時教?難道回到過去那個避而不談的年代,是更好的教育嗎?

同場加映:他是危險伴侶嗎?親密關係暴力的八大警訊

性解放是什麼?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負面

很多人認為,性解放等同於雜交、多P、性病,即和「濫交」無異。但需要理解的是:無論是性教育或性別平等教育,通過教育系統希望達到促進平等、消弭歧視,本身也是一種性解放,其意涵借用簡維萱說的:「性解放,既不是性剝削,也不是性暴力,更不是性傷害,而是讓受到性壓迫的人,能夠自在生活的主張。」

換言之,對於「性解放」一詞的認知落差,經常成為反對者拿來反對性別平等教育的用語。很多人拿同志遊行裡性相關的標語、裝扮特殊的照片,指責「我不要這樣教孩子」。這一來扭曲了同志遊行的意涵、誤解了標語的意義,更是錯誤的將同志遊行和性別平等教育連結。

性別平等教育裡的「性解放」意涵,是讓我們「直視差異」,並且思考平等的可能和意涵。

舉例而言,我們過去很直覺的思考性別平等是:「男生可以,女生為什麼不可以?」,可是性別平等教育並不只有挑戰過去的性別分工,在「平等」的意涵上,更進一步的是引導學生思考:平等並非僅止於機會相同,而是促進「積極性差別待遇」,以改變現有社會下的不平等差異。例如,公共廁所的設置,往往男女廁數量相同,但女廁卻經常需要等待較多時間,這即是反映公共建設設計過程,忽略性別生理結構與衣著的差異。以性別平等觀點,這個議題上即是引導學生思考差異與平等落實的意涵。

推薦思考:性別觀察:從玫瑰少年憋尿看性別友善廁所

所謂的性別平等,絕對不是教導男生女生都一樣,而是要破除原來社會建構的性別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如果我們能意識到現在社會制度的設計,是以異性戀為中心的思維,忽略其他性傾向者,那麼我們才更能夠理解性少數在社會的處境。

美國 ABC News 曾製播一系列實境節目探討同志議題,包括《同志父母在餐廳被歧視》、《當你看見人們說同性戀必須被治療時,你會怎麼做?》、《當你目睹同志情侶求婚卻受到歧視者攪局,你會怎麼做?

性別平等教育因為婚姻平權議題而被拿出來重新討論的今天,許多人現在很難以想像的未來,其實已曾在實境節目中模擬。或許現在台灣社會現在比較少人直接說「同性戀有病要治療矯正」,但將來如果有那麼一天,即使婚姻平權通過,我們可能還是會面對各種歧視問題。或許這些實境影片,可以作為我們想像一個,更性別平等的台灣社會樣貌。

推薦閱讀:如果世界上沒有同志,那會更冷酷而不是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