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玫瑰少年」葉永鋕、長髮男警葉繼元看台灣的性別平權之路:你們的傷不會被遺忘!
台灣教育部將 4 月 20 日設為性別平等教育日,協助教職人員引領學生認識並接納多元族群。筆者從「葉永鋕」與「葉繼元」的事件,談台灣如何從教育與法律的層面促進多元共融的社會。
台灣教育部將 4 月 20 日設為性別平等教育日,協助教職人員引領學生認識並接納多元族群。筆者從「葉永鋕」與「葉繼元」的事件,談台灣如何從教育與法律的層面促進多元共融的社會。
《法律女王》根據真人實事改編。劇中,露絲是進入哈佛法學院的少數女生。她興奮不已,躍躍欲試,在課堂上勇於舉手發言,但教授總是優先點名男同學答題;這對她而言不足為敗,她精準挑出男同學言論的謬誤,並在男同學試圖打斷她時,說:「請讓我把話講完。」
在婦女節這天,Emma Watson 指出女性主義不等於厭惡男性,舉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義者。
womany 編按:Emma Watson 愛瑪華森,一個你一定聽過的名字,或者你更熟悉她的另外一個名字:妙麗,從扮演妙麗到現在,Emma其實做了很多嘗試跟改變,但是不變的是她對自己女性價值的認同,堅持自己的定位和目標,塑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今天女人迷想跟大家分享,Emma Watson 曾講過的 10 大名言,讓我們看看這個年僅 24 歲的女孩,有什麼獨特的之處?讓全球的影迷持續為她瘋狂。(延伸閱讀:關於 Emma Watson,22件你不知道的事)
所謂的性別平等,絕對不是教導男生女生都一樣,而是要破除原來社會建構的性別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如果我們能意識到現在社會制度的設計,是以異性戀為中心的思維,忽略其他性傾向者,那麼我們才更能夠理解性少數在社會的處境。
「如果你相信性別平權,那你就是個女性主義者。」艾瑪華森在國際婦女節的演講中如是說。在人人都是性別平權力量的時代,不只女性在捍衛自己的權利,男性也開始做為行動者,為女性權益發聲。當我們都一起打破社會加諸於我們的性別框架、當我們一起走在性別平權這條路上的時候,我們就離成功不遠了。
從葉永鋕事件後,追求性別氣質的差異認同,花了十九年的時間,依舊無法止息這類的霸凌事件在校園發生;台灣同志運動之父祁家威,更是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去推動同志婚姻的平等權益,直到今日的立院表決案通過,才終於露出曙光。
透過演員吳慷仁的發言,來看看男性參與對推進性別平權可能造成的影響吧!
在經過不斷努力與數次社會運動之後,台灣不但在今年五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承認同性婚姻,也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那它的相關英文,你都會了嗎?
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 15 周年,教育部表示,大眾對許多職業仍具性別偏見,顯示性別平等要走的路還很長。教育部製作圖文懶人包,介紹 4 個女性占少數的職業,包括廚師、護理師、國家領導人及幼教老師。
身為性平模範生的台灣,女性科技人的數量依然少。所幸近年科技業對女性的支持,或許有助於打破性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