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oss Hsiao 引用生物學研究告訴我們,性向可能是由基因決定。這樣的基因期盼著一個結果:更溫暖連結的社會。

同性戀究竟是先天還是後天使然,目前仍無解,同性戀的存在對生物學家來說一直都是難以解釋的謎。如果同性戀無法繁衍,那同性戀等位基因(allele)究竟是透過何種方式傳承?或者,同性性行為完全是後天養成的行為?

我曾聽聞有些同志好友不斷強調,在這對同志如此不友善的世界,如果性向是可以選擇的,那根本不可能願意成為同志。但也有些同志朋友認為自己完全是出於自由意志選擇同性作為伴侶,認為同性戀是後天使然,性向的選擇是一個令他們驕傲的決定。

推薦閱讀:教孩子從小尊重同志愛

如果我們願意相信同性戀是與生俱來的,那或許就不會再強迫他們改變,不會開口對同志朋友說我們尊重他們的「決定」,天生論對同志朋友來說也許是個友善的想法。但問題是,如果性向是與生俱來,那基因是怎麼遺傳的?

同性戀到底是先天還是後天使然?

為解決生物演化的未解之謎,科學家嘗試在人類的基因排列中找尋同性戀性傾向的影子,並提出許多理論,輔以實驗來證明同性戀基因可透過遺傳來延續。但目前許多生物或心理學上的研究多僅聚焦於男同志,甚少以女同志作為研究對象,頗為可惜。此外,由於實驗樣品數不高,故相關理論和研究結果仍待驗證,不全然正確,多停留在假設的階段。

以下是同性戀基因透過遺傳繁衍的三個假設:

  • 同性戀基因會提升異性戀男的性吸引力,加強繁衍能力

一種假設是,為彌補沒有繁衍的能力,同性戀基因相較於異性戀基因,能使異性戀有更強大的性吸引力,再藉由異性戀作為載體傳承下去。舉例來說,許多女性喜歡男性同時有陽剛的外表和陰柔的內在,如鐵漢柔情;許多女性也欣賞擁有較強的育兒能力和憐憫心的男性。

擁有「低量」同性戀基因的異性戀男性因具有陰柔和母性的特質,對女性來說更有性吸引力,進而達到繁衍,故低量的同性戀基因方得以藉由異性戀男作為載體來達到傳承的目的。這樣的假設或許亦能解釋,為何許多女性朋友多會開玩笑地抱怨「好男人要不就已婚,要不就是同志」,男同志的陰柔特質常常讓女性朋友感到貼心,若此特質展現在異性戀男身上,自會受到女性朋友的高度歡迎。當同性戀基因恰巧因遺傳重組而達到「高量」時,同性戀的性傾向就會展現出來。

外剛內柔是許多女性喜愛的男性特質

  • 同性戀提供極佳的育兒協助

一種假設是,同性戀在家族中扮演照顧者的角色(Kin Selection Hypothesis)。因同性戀未有繁衍的能力,故相較於異性戀忙於照顧自己的後代,同性戀更能提供整個家族額外的經濟或教養上的協助(helpers in the nest),並替其他異性戀兄弟姊妹的子女代為托育後代。由於部分同家族的後代可能與其同性戀的舅舅或阿姨一樣帶有同性戀的基因,故而提高同性戀基因於後代存活和繁衍的可能性。

同性戀可以扮演家族的照顧者角色

  • 同性戀基因提升異性戀女的性吸引力,加強繁衍能力

一種假設是,同性戀基因讓男同志對男性來說有高度的性吸引力,所以當此基因遺傳到女性身上時,亦能提升女性的性吸引力,繼而強化其繁衍能力;但相反地,當此基因在男性身上則會失去繁衍能力,此種假設稱為平衡天擇假設(Balancing Selection Hypothesis)。

義大利心理學家Andrea Camperio-Ciani在研究中以數據證明此假設,他發現正是因為同性戀基因讓異性戀女有較高的性吸引力,所以同性戀的母系親屬(maternal female relatives)擁有的子女數量多於異性戀的母系親屬。該研究報告認為該同性戀基因位於X性染色體上,會讓有同性戀家族的母系親屬有較高的繁衍能力,並讓男性擁有同性的性傾向(欠缺繁衍能力),所以稱作平衡天擇假設。

雖然上述三種假設都各別有批評和學理上的推論漏洞,但或許能為同志研究提供一些生物學或心理學上的思考論點。我相信同性性行為由於與達爾文的演化理論甚為扞格,不僅對生物學家來說是個待解的難題,對生物學門外漢如我來說,也是相當棘手的論述瓶頸。我往往在面對「同性戀違反大自然」,「同性戀違反生物本能」等攻擊時,常常無從回應,只能用其他非關大自然的「性傾向屬自主性、私密性」等社會人文的觀點反駁。

推薦閱讀:同志權益的勝利!法國通過同性婚姻及領養法案幕後血淚

同性性行為有沒有生物學上的意義?

在生物學中,除了繁衍以外,性行為還有什麼意義?

我記得上高中生物課時,生物老師說除了人類以外,生物的特徵與本能大多都有其目的與功能,鮮少生物會進行「純娛樂」的行為。基本上生物為了生存和繁衍,不會虛耗體力,人類算是自然界的特例,會額外追求心靈和精神上的寄託與意義。(推薦閱讀:同志大遊行現場筆記:陽光胴體以外更多的同志想像

那同性性行為呢?我曾假設同性性行為是人類超乎生物本能的人文活動,不為滿足生物最基本的繁衍功能,而是為求心靈和精神上的契合和情感需要。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同性戀於生物學上的意義

演化心理學家 Diana Fleischman 博士的研究指出,性行為在社交中可傳達親密的訊息並具有取悅的功能,進而得加強族群的社交和諧與緊密關係。該研究亦指出,願意與他人建立緊密關係的人對同性性行為通常也會抱持較開放的態度。人類和其他許多動物一樣,從事性行為不僅只為繁衍,還有其他複雜的社交和溝通意義。

侏儒黑猩猩也有同性性行為的表現

同性性行為不僅只發生於人類,也發生在其他靈長類的互動間,另有 1500 多個物種也都有相類似的同性性行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類的近親靈長類侏儒黑猩猩(Bonobo)。在侏儒黑猩猩的社交行為中,同性性行為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可用來減緩緊張氣氛並化解衝突,在靈長類中屬表達善意的典型溝通方式之一。

推薦閱讀:反同志夫婦到彩虹圍城現場的感動:我們想理解兒子的「愛」

性學大師 Alfred Kinsey 曾主張,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同性戀的傾向,所謂絕對的異性戀應不存在,因為絕對的異性戀根本無法和同性相處,絕對的異性戀對同性是充滿敵意的。

如果說這個論點有其道理,相較於動物透過同性性行為減少衝突與紛爭,人類反而壓抑與憎恨同性性行為,這樣的歧視與排擠是不是反而才是違反大自然的行為?值得我們深思。

參考資料:BBCHuffington PostMedical DailyIF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