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族心理受傷卻拼命壓抑?為了修復關係而過度努力,小心陷入惡性循環
不管是看起來就很細膩的人,或是看不出內在很脆弱的人,其實都同樣擁有無法估量的煩惱。
不管是看起來就很細膩的人,或是看不出內在很脆弱的人,其實都同樣擁有無法估量的煩惱。
憂鬱症並不是一種無病呻吟,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心理疾病,是一種可能在二十一世紀影響人類數量最多的疾病。
幾年前流行一詞「高敏感族」使得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了解自己的感知與情緒狀態。在與許多個案工作的經驗中,我發現與其說高敏感是某一類人群,不如說每個人其實都有極其敏感的時刻或觸發他敏感神經的領域。例如,有人在生活規劃上很隨性,但在人際上很敏感;或是本來是個大剌剌的人,卻在當了父母後變得易感。「高敏感」可說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狀態。當我們在這種狀態下,該如何自處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位讀者來信。
因為《情緒勒索》一書爆紅,周慕姿可能是當下知名度最高的心理諮商師,但即便是這樣的她,也有自己要處理的情緒問題。
根據研究,HSP 對環境和他人情緒的敏感,讓他們成為比較有創意和比較有良心的人,許多藝術家、詩人都屬於 HSP。但是,這類人士同時也是憂鬱症和精神疾病的高危險族群。
高敏感者容易被說情緒化、不開朗、難相處,但這樣的他們同時也體貼、照顧他人、有豐富的想法與有趣的靈魂!
研究顯示,每五人之中便有一人是「高敏感人格」,他們的大腦神經系統與眾不同,他們未必害羞而是能力出眾。
MBTI 還只知會分「內向」、「外向」?解析感知功能「S」與「N」的差別,實感與直覺,你是哪一種?
高敏感族是融合了各種不同特徵的一群人。諸如:「有良知的」、「很有創意」、「容易獲得靈感」、「容易受他人影響」、「很有同情心」等等。儘管這些特徵可能會為人生帶來負面影響,但這些特徵同時也是成就創造力、同理心與親密感的來源。人們經常會忽略一個事實—在安定環境中,高敏感族較一般人更容易感覺到幸福。
如果你發現自己常常身心俱疲腦袋停不下來,那麼你很可能是高敏感族群,而高敏人需要的是「特別的休息」⋯⋯
曾經有陣子找工作找得很不順,和朋友訴苦的時候,總是會得到這些回應,當下雖然嘴上說認同,但心上又會和自己過不去的卡在死胡同裡,那時候還不了解甚麼是高敏感特質,只以為是金牛座的鑽牛角尖在作怪,或是生理期前的慣性憂鬱。後來才了解,想太多、負面思考、過度追求完美,其實都是高敏感族的特質,在不了解這些特質前,你是不是也常常為自己過度氾濫的情緒感到無奈呢?
高度敏感的戀人通常能夠提供更深刻的情感連接,並對伴侶的情感需求更為敏感,一起記得高敏感戀人的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