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斯克讓全球企業重新審視 DEI,你選擇退場觀望,還是掌握趨勢與競爭力?
馬斯克裁撤美國政府的 DEI 部門!使許多組織也開始思考:「企業 DEI 不再重要了嗎?」
馬斯克裁撤美國政府的 DEI 部門!使許多組織也開始思考:「企業 DEI 不再重要了嗎?」
2024 DEI 企業盟友沙龍,23 間企業,從半導體、證券、金控、醫藥、電子資訊、新創、媒體等產業,一同參與。
凱絡媒體以三大行動方案,策略性推動多元共融,更因而榮獲吾思傳媒第三屆多元共融願景獎雙料大獎肯定。
2024 DBTA 多元共融願景獎落幕,聚集近百位企業代表,以及產官學各界重要貴賓一起共襄盛舉。
領英近期公布的報告指出,全球企業女性高層僅三成,且近七年無顯著變化,專家對此提出解方。
不管身處什麼時代,年輕人對生命、對社會都有普遍的疑慮,我們對社會、未來抱有期待,但也同時感到無力;我們可能也對同性或異性充滿好奇,藉此發展出不同家人血緣之親的感情;我們以為足夠了解自己,卻在越長大後,越發現其實不夠理解自己。為了迷惘的你,推薦兩個人格特質測驗,讓我們從商業角度與心理角度,探索不同可能的自己。
「業務能力」是可以活用的技能,業績與薪水間的正相關,也帶來了公平性——你有想過這些當上業務的好處嗎?
本週的 D&I 策略間,將帶大家來看看 2018 年名單中的多元化前五強企業: 嬌生集團、萬豪集團、AT&T、萬事達、ADP。推動 D&I,他們眼光放得遠,人才從教育培養。一旦開始執行 D&I 政策,全公司皆投入,不論是董事還是基層人員。
推動職場多元化,你的員工有感嗎?D&I 儼然成為職場趨勢,國外大大小小企業皆卯足全力推動,但根據麥肯錫 2016 年的報告,他們調查歐洲 9 個國家,共計 233 家企業、2,200 名員工,雖然大多已執行政策,卻未見顯著成效。麥肯錫針對此狀況提出四點發現
紐約市立學院的廣告暨公共關係教授 Lynn Appelbaum 說道,企業在執行 D&I 策略的過程中,常常淪為例行公事,只是逐條確認是否完成項目,然而想要透過 D&I 促成改變,必須建立以結果為導向的實際行動,也就是將投資概念帶進策略思考。
企業如何讓人們發揮更高效的工作產能?DEI 多元共融政策帶給企業的 5 個好處及 6 種實際作法!
快時尚平價、出新速度快且和名人合作,打造了「平民明星化」熱潮,但其弊病深深影響大眾生活的權益。
前跨國企業領導人鄒開蓮分享關於「成功」的想法,她認為成功只是機率問題,只要勇敢面對,就可以所向無敵!
金管會頒布 2023 年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未來要掛牌上市的公司至少要包含一席女董事。
台灣的跨國和本土企業,以「多元共融」思維為基礎,發想和落實推動公平職場的政策和倡議,實現共融願景。
不想加班、只做份內工作就是不夠積極?時常反思動機,探索工作與興趣的平衡,就能找到滿足感和意義感。
女人迷「多元共融培育加速器方案 」給企業多元共融培訓,打造多元共融職場環境,破除無意識偏見,創造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