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some Lady|《機智的醫生生活》蔡頌和:不急著去哪裡的四十歲,是人生最好的時候
四十歲該是什麼樣子?大眾文化刻畫的形象告訴我們,要不就是擔憂自己怎麼沒人愛、要不就是被柴米油鹽淹沒了容顏,而攝影機的畫面總愛捕捉倦怠的日常,並以等到愛的那一刻作為幸福結尾。彷彿終其一生,能夠將一個女人拯救出來的,必然是那個能夠賦予她生命意義的戀人。蔡頌和卻身體力行地證明,四十歲的幸福是自給自足。
四十歲該是什麼樣子?大眾文化刻畫的形象告訴我們,要不就是擔憂自己怎麼沒人愛、要不就是被柴米油鹽淹沒了容顏,而攝影機的畫面總愛捕捉倦怠的日常,並以等到愛的那一刻作為幸福結尾。彷彿終其一生,能夠將一個女人拯救出來的,必然是那個能夠賦予她生命意義的戀人。蔡頌和卻身體力行地證明,四十歲的幸福是自給自足。
紀錄片的開頭,泰勒絲翻閱從小到大的日記本,坦言自己從小到大的道德準則,就是必須讓別人覺得她是好的,「我就是在努力做個好女孩。」她說自己已經養成習慣,得到讚美時就要表現得很開心,「感覺那些讚美,就是我的生活目標。」這是每個女孩的成長日常,透過規訓自己,去競逐乖巧、聽話、溫順的標籤,當一個好女孩,得到愛與讚美,反之,就會遭受「男人婆」、「蕩婦」、「婊子」等各種辱罵,人們還說是你活該。
昆丁塔倫提諾新作《從前有個好萊塢》,瑪格羅比飾演 60 年代繆思女神莎朗蒂。瑪格羅比,當年試鏡《華爾街之狼》脫稿演出,毫無預警狠打李奧納多一耳光,拿到角色。曾有人笑她演技差,單靠美貌拿到角色,但卻沒看到,她的性感魅力,背後還來自於挑戰的勇氣。
「如果我們要為紐西蘭定義新的價值,我會說『仁慈』。」
友誼也講緣分,與愛情相同,不必也無法追求天長地久。緣分走至盡頭,不能強求。對方的好全都是真心誠意,可承受不了的部分,也真是難以吞忍。成熟意味著知道自己界線,知道在任何一種關係前,都必先安頓自己感受和情緒,才有餘裕付出。
有一種人,若把性別的框架安在她身上,就是不太對勁。蒂妲史雲頓就是這樣,她蒼白而空靈,時尚但本真,她的性別氣質始終流動而非固著。她總在跨越疆界。
說到茱莉蝶兒(Julie Delpy),人們第一時間總想起她在經典浪漫愛情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日落巴黎時》、《愛在午夜希臘時》系列的女主角模樣,從二十幾歲薔薇般可人的聰明女子,演到與現實交手逐漸世故的三、四十代聰慧女性。
她演過《藍是最溫暖的顏色》時而冷冽時而火熱、帶著陽剛氣質的藍髮藝術家,並且大方說她與另一女主角之間的友誼確實有愛存在;亦曾接演《007:惡魔四伏》飾演敏感深情易怒的女醫師瑪德琳史旺,蕾雅重新詮釋龐德女郎並強調與過往不同,「她是個真實存在的人,我親手塑造了這個角色。」除了擺盪兩極的性別氣質角色,她在《單身動物園》裡飾演冷血叛軍首領,求生是唯一要緊的事,愛誰愛哪種性別不重要。
「好了,我準備好了,讓它進來吧!」莎曼珊.瓊斯撩起裙擺張開雙腿,對著身上的愛人說。「它已經在裡面了。」她的愛人一邊在她身上移動一邊回答,留下莎曼珊一臉錯愕。做愛之後她走入浴室,對著鏡子大哭,仰頭咆哮責問上帝:「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他那裡那麼小,我是真的很喜歡他啊!」
1990 年前後出生的女子,幾乎是跟著艾略特佩吉(原譯名 艾倫佩吉)一起長大,我們看少女朱諾在《鴻孕當頭》裡挺著孕肚,冷靜地拒絕善良男孩與親友們的過度介入。
她年輕時曾有人對她說:「妳不是美女,也永遠不可能變漂亮,不過不要緊,妳身上有更好的特質,妳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漂亮太無聊,風格才難得,不是嗎?
凱莉的角色其實是作者替每個觀眾設定的習題,要她一次又一次做出最順從慾望、但理智上卻最糟糕的選擇。她的角色與抉擇,都是在挑戰你對親密關係的安全感界線。
凱特布蘭琪,《魔戒》的精靈女王、與《伊莉莎白》的伊莉莎白一世,她眼神銳利、帶著仙氣與魔性,遊走在不同界別、駕馭各種角色,從女王到主婦、從逃犯到特務、從教師到通靈者、從好萊塢傳奇女星凱薩琳赫本到傳奇音樂人巴布狄倫,今年 48 歲的她,不只擁有女王的高度、販夫走卒的廣度,也體現專業演員的深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