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為何不聽話?面對青春期反抗權威的孩子,父母可以做的 4 件事
教養孩子,是一生的課題。當你覺得自己的孩子脾氣不好,那或許可以想一想:自己脾氣好嗎?我們先從自己改。
教養孩子,是一生的課題。當你覺得自己的孩子脾氣不好,那或許可以想一想:自己脾氣好嗎?我們先從自己改。
成人痘與青春痘大不同。「肝氣瘀滯」的痘痘人要注意生活調適,「肺熱」的痘痘人要讓皮膚減壓排毒
當青春期男生學會如何打手槍、讓自己舒服,甚至談論 A 片或 AV 女優時,女生的情慾去哪了?自慰呢?
你的孩子變得衝動、重朋友、情緒起伏大,是不是也正值「青春期」呢?親子之間想好好說話,臨床心理師夫妻圖解分享青春期孩子的大腦變化,應用簡單的「CPR法則」,讓青春期不再等於叛逆、不成熟。
青春期的心理發展是從童年的天真轉變到成人的成熟,從依賴轉向獨立,是一個「交接」的歷程。這個時期生理開始變化,只不過有時身體的變化還不明顯,行為就已經開始變化了。這是因為青少年在邁向獨立自主的過程中,會面臨到許多內在的矛盾和外在的衝突,想依賴又想獨立,需要旁人的建議又想主張自我,容易產生自我角色的混淆,行為表現就會有時羞澀、有時叛逆。
她從國一就開始自慰,但身邊沒有女孩會聊這些,她也不敢說。直到一次高中同學會,她才知道,原來其他女生也會自慰。當自慰仍是少女不能說的秘密,我們會發現,原來,蕩婦羞辱和男賺女賠的性事邏輯,其實從未消失。
我最近也發現班上有孩子生理期開始了,使用過的衛生棉就大喇喇地攤著丟在垃圾桶裡,現在單親、隔代教養的孩子越來越多,沒有媽媽可以問的孩子,只能自己摸索處理青春期遇到的問題,上禮拜帶了一大包衛生棉去,幫孩子們上了一堂課。
為什麼與家人相處,總要透過很多迂迴和修飾,才能把心裡的話,隱晦地表現出來?其實,一張餐桌上面只要有人不真誠,其他成員多少都感覺得到,家人之間的隔閡就此產生。這篇文章將帶大家透過一個故事以及兩個方法,解開三明治時代、不同世代之間「好好說頓飯」的秘密。
女孩進入青春期,面臨身體產生變化之時,家長除了協助孩子挑選適合的衣著以外,更該陪伴陪孩子一起度過這段「轉大人」的時期。
她總是帶著甜甜的笑容,就像個情竇初開的女孩,和我分享現在的男朋友是怎麼追到她的(但導師卻覺得她根本就是倒追),覺得他有小酒窩、笑起來很可愛,還有分享兩人之間甜蜜的點點滴滴⋯⋯通報性平事件的一週後,男生就被他的爸媽強迫轉學,她的雙眼哭的紅腫的來找我,她說,他們約定要考上同一個高中,到那個時候他們還要在一起。
這次寫的內容以12歲以前為主,主要是認識身體,以及面對青春期的準備,面對孩子自慰的反應等等,自己也學到好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