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稱月經「那個」、「姨媽」?月經不需要隱晦,它是女性重要的生命歷程
月經不只是生理現象,社會文化也逐步從中建構出周密的月經禮儀,讓女性在生長過程,對自己的身體產生羞恥感。
月經不只是生理現象,社會文化也逐步從中建構出周密的月經禮儀,讓女性在生長過程,對自己的身體產生羞恥感。
性別保障制度的存在,是為了孵化一個不再需要保障特定性別的時代,無論性別為何,都能成為任何想要的樣子!
如果憂鬱或焦慮,我們該怎麼幫助自己?如果開始吃藥,如何覺察,才能在外力的幫助下,找回好好生活的力量?
以前天天叫著脫單,而如今,人們對愛的感受和需求,好像越來越寡淡。有的人覺得不需要愛:「想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可以找到小夥伴,為什麼還要談戀愛?」也有人不再相信愛:「那些結婚的,不也很多都離婚了嗎?」我們逐漸進入了一個 「羞於談愛」的時代,甚至,談論愛還會遭受各方鄙夷:是手機不好玩,還是酒不好喝,為什麼還要談戀愛?
曾經遇過不少朋友都會在無意間「硬塞」自己那一套到別人身上,他們說話總是帶有目的,說服你要與他們站在同一立場。當你表現出反感時,他們又會辯稱自己只是「表達意見」,甚至搬出一套言論自由來讓你啞口無言。頭幾次,你可能會礙於情誼不反駁他們,只是他們又會得寸進尺,甚至指責你不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
你是否也有收過這樣的電子郵件,上面寫著:Please kindly reply to this email.(請麻煩回覆這封郵件。),看起來很有禮貌,對吧?但這樣的說法可是處處隱藏陷阱,想知道是哪裡出問題,就繼續看下去吧!
所以想對男生說,請你們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不喜歡她就不要動不動找她說話,不要發「早安晚安/吃了睡了/睏不睏」之類的話,也不要買零食、送禮物給她,更不要問她們週末去哪、過得怎麼樣。你不喜歡她的話,她有沒有睡、吃得好不好、晚上和誰散步⋯⋯這些關你什麼事?
信任程度會影響到伴侶們面對衝突時的表現。高信任度的人們在面對衝突時,對伴侶行為的歸因比較正向。歸因指的是我們對伴侶行為的解釋。正向歸因意味著當伴侶與我們發生衝突,我們會認為對方的行為總體而言是出於好意,而不是有意要傷害我們。就算我們因為衝突而情緒不好,對伴侶的評價也不會一落千丈。
親愛的,你有沒有想過,人,為什麼一定要工作?你現在的工作對你的人生而言,又有什麼意義?聽聽 womany 駐站作者陳安儀的分享,工作20年後,她決定停下來反思,工作對自己,以及對自己人生的意義!請你也認真思考看看對你而言,工作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輕輕讀《小王子》,一開始我們可能都愛得像玫瑰,傲嬌但心底溫柔如水;長大,讓我們漸漸學會狐狸的智慧,耐心地去「馴」一段關係;到後來,當我們愛得孤獨,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直都是小王子,擁有一顆澄澈童心,或許就能好好愛。
想活出人生的方向,找到生命的天賦,4 個心法到做法公開!
聽見彭佳慧在今年金曲獎的感言,你發現放棄比堅持容易,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前幾天在後台收到留言,稱自己:「最近總覺得睡不夠。晚上翻來覆去很久才能入睡,結果早上起來睏得不想起床。」事實上,像留言者這樣「感覺睡不夠」的現象已不是個例。在美國,有 7%-19% 的成年人抱怨自己每天都沒辦法獲得充足的休息和睡眠(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2017)。 為了幫助大家盡可能擁有足夠的睡眠,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為什麽人們會感到睡不夠?睡不夠會對我們生活造成哪些影響?以及我們該如何改善自己的睡眠。
「我們大概都很習慣了這些日常,沒什麼多想就覺得日子會這樣過下去直到永遠,卻從沒預料彼此會因為各式不同的原因而被迫經歷失去,牆上的那些照片,以及桌上戀人曾留下的手寫紙條,一瞬間都讓人觸景傷情地悲傷了起來。」
整理衣櫥其實就等於問自己「對我來說到底多少才算是足夠?」。透過整理衣櫥的機會,向自己提問,幫自己再次定義所謂的「足夠」。規劃一個好衣櫥的秘訣就是在「減法與加法」之間找出平衡。減法讓我們覺得緊張,用減法留白,多出來的空間為我們的人生帶來新的活力。
總想多買一件?甚至不買下會有所焦慮不安?心理師分析:四個強迫購物的原因。找出來,強迫購物才能受控!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邀請。邀請我們開始嘗試區辨,然後試著讓「彼此斷裂的言語暴力」轉向「連結彼此的非暴力溝通」。
「女人三十如虎,四十如狼」這句俗語的由來和真假,由台灣的性學專家和國外的心理學教授,為你解析!
研究提出,「真正有效的安慰」應該具備這 7 個特質;最重要的是——問題解不解決不重要,你在就好。
本系列文章將跟你分享如何用非暴力溝通的方法,不需要委屈自己,也不用為難對方,相信彼此合作能產生令雙方
從人際互動反應與習慣,可以觀察一個人的安全感強弱?溝通能力高低?能不能滿足別人的需求?有沒有同理心?
信任這種感情的特殊之處在於:只有在脆弱和不確定的風險出現時,信任才會發生——當一切都是確定的時候,或者當一切都在我們掌握之中的時候,我們是不會對他人產生強烈的信任感的。因為此時我們可以獨立存在,並不需要依靠他人。
「有什麼我可以幫你的嗎?」這句話的英文很多人會說,但很少人說對。快來看看哪些 NG 再犯就糗了,「幫忙」相關英文句型應該這樣說!
為什麼大家總是在消費、吃大餐、旅遊?Facebook、IG、YouTube 一橫掃,不難發現在社群平台,尤其是現時動態上,充斥著朋友各種消費行為,出國旅行、添購新的彩妝,甚至是喝上一杯精緻單品手沖咖啡。
記得中學的時候讀《霍亂時期的愛情》,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情節,是花費了半個世紀才真正算是走到了一起的費爾明娜和弗洛倫蒂諾,在那艘船上的第一次做愛。兩個瘦骨嶙峋的老人在黑暗中激烈擁吻,互相撫摸,他們的吻散發著老人特有的酸味兒,可他們卻如同新婚的年輕男女一般緊張又羞怯地,與對方結合。那一段讓人動容和震撼的描述,算是我對「老年性」的初印象。
身為一個遭受情感忽視的人,你可能相當會照顧別人。不過,現在是開始注意你自己的需求並照顧你自己的時候。要滋養自己,你可以遵循下述四個步驟。
womany 編按:你的消費觀念是什麼?買東西的時候會先問問自己,是真的需要,還是只是想要嗎?理財其實是一種生活習慣,在購物時的習慣也會影響,我們常常不經意的就買下了許多不必要買的東西,成為商品的奴隸,其實只要拿出錢包之前,記得問自己這個關鍵問題就可以了喲。(推薦閱讀:理財上你說的十個謊)
womany 編按:工作是什麼?我們常常討論到工作的意義與背後的價值,甚至常常思考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但在做這些討論的同時,我們很少從更深的角度去探討,仔細想想,工作只不過是個名詞,其實我們都是在創造被需要的價值,所以學生也可以做這件事,「工作」其實只是因為身份的轉換罷了。(推薦閱讀:找工作你該考慮的不只有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