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柔男孩的自白:如果長出那樣的腋毛,是不是就不會被欺負?
尚恩真的很漂亮,從小就長得「像女生」。但他不是被笑娘娘腔,就是被攻擊性器官,導致尚恩對於生理男性有一定的恐懼。回想成長過程,你也曾因為性別刻板印象,而受傷嗎?
尚恩真的很漂亮,從小就長得「像女生」。但他不是被笑娘娘腔,就是被攻擊性器官,導致尚恩對於生理男性有一定的恐懼。回想成長過程,你也曾因為性別刻板印象,而受傷嗎?
這也是所謂「厭女暴力」在談的--從將所有陰柔階級含納進來的廣義陰柔賤斥(例如恐娘、恐同),到特別針對女性而來的「殺女」現象(femicide:你是女人我恨你,你該死),它們所共同反映的是:父權社會默許、強迫甚或鼓勵陽剛階級的成員,必要時對陰柔階級施加暴力,藉以鞏固自身秩序。
揮舞「多元性別」大旗的同時,為什麼我們仍期待「男生應該要有男生的樣子」?
談論台灣男同志潛在的「厭女情結」,分別就男同志圈內的厭女與男同志圈外的厭女論述。
更何況,成年才懂性知識,恐怕為時已晚,因為很多人都是小時候性知識不足,才會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性騷擾,或是去性侵別人。那麼,對於沒辦法在孩子面前自在說出「陰莖」、「性交」等字眼,卻又不想繼續用送子鳥或郵差先生來搪塞的父母,該怎麼辦呢?這裡提供一個訣竅:用夾雜英文的方式來教。
語言不僅僅是文化的鏡子,它也塑造著文化。用不用「她」不僅僅是一個語言學問題,而是一個社會的價值觀念問題。
傳統上,性別只有二元分類,也就是「100% 男」和「100% 女」。後來有人提出了性別光譜的概念,認為很少人是百分之百陽剛或百分之百陰柔,大部分的人都是落在這兩個極端之間的位置)。
2021 年 9 月,中國政府祭出針對演藝圈的限制措施,欲從嚴整治,其中包括抵制他們稱為畸形審美的「娘炮」,引起正反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