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癌不要絕望」專訪亞東醫院謝佩穎醫師:請記得妳在乎的人
早期乳癌的治療在以手術切除惡性腫瘤之後,通常會搭配輔助性治療防止復發。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患者現在有了強化輔助治療的新選擇。本篇專訪亞東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謝佩穎主治醫師,談談癌症不代表絕望,永遠要保持恢復健康的盼望。
早期乳癌的治療在以手術切除惡性腫瘤之後,通常會搭配輔助性治療防止復發。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患者現在有了強化輔助治療的新選擇。本篇專訪亞東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謝佩穎主治醫師,談談癌症不代表絕望,永遠要保持恢復健康的盼望。
「謝謝醫生這麼幫忙且照顧我,一定要再來拜訪你的。醫生你也辛苦了,以後也一定要打起精神繼續加油喔。」他輕輕握著我的手說著,在他的手中,似乎有著一股溫暖的力量傳遞著,看著他快步離開醫院的背影,不同於我平日熟悉的工作,有著完成了另一種不同事情的感覺。
近日新型肺炎疫情持續,令到香港的公共醫療服務十分緊張,醫管局隨即亦宣布減少非緊急的醫療服務,例如一些非緊急手術,而終止懷孕手術正正是屬於一種,以往亦曾因此受到影響,直到疫情減緩為止。但對於一些正在輪候公立醫院終止懷孕服務的基層青少女和婦女來說,這絕對是響起了噩耗。
最近的情緒是否起伏不定?或是有些事情在困擾著你?給自己多點關心,多注意情緒的變化,試著了解心情變化的緣由,做適時的處理,比較不會陷入憂鬱情緒。
如果你不知道誰是馬拉拉,請來看看!馬拉拉,一個勇敢替女性權益發言的女孩,16歲,她已經挺身而進,對抗塔利班強權,為了維護女性受教育權,受到子彈威脅她也不怕。「我有受教育的權利,我有玩樂、唱歌、去市集的權利,我也有表達訴求的權利。」她小小的身體裡,有著好大的力量。而其實我們能做的,也遠比我們想像的多。我們想邀請你來聽聽以下馬拉拉自述的奮鬥故事!
妳知道嗎?有些經痛其實並非正常現象,但大部分女性都習慣忽略它。然而魔鬼藏在經痛中,忽視了身體發出的警訊,小心妳和「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距離越來越近!
2019 年 2 月 19 日晚間九點,電腦彼端正上演一場家庭悲劇,十萬人同時在線觀看,或許你也是其中之一。家庭悲劇的寫手,來自臺灣獨立遊戲開發團隊「赤燭」。2017 年推出恐怖解謎遊戲《返校》,因貼合臺灣社會文化的精細劇情設定,將戒嚴時代如匪諜、黑名單等特定元素重現而大受好評。
助產學是歷史最悠久的生產專業,在歐美許多國家仍是主流的生產照護,如同2016年生產的凱特王妃,英國皇室新成員多由助產士接生。由助產士照顧低風險產婦,產科醫師處理緊急、複雜的孕產狀況,是國際間視為理想的分工與照護方式,但在台灣,助產學罕為人知,也常被視為落伍。
2017 年,小雯(化名)進入長庚大學就讀,他是一位跨性別者。身為跨性別女性,小雯希望能在開學後入住女生宿舍,但並未被校方重視⋯⋯
台灣「舉重女神」郭婞淳在東京奧運奪下金牌,創下全新奧運紀錄。親切的她,私下多次行善回饋社會偏鄉!
面對不同情況的病人,什麼時候才是探病好時機?探病時又該怎麼穿才得體?長輩沒教的事,讓我們告訴你!
醫護人員遭性騷擾,卻只有 3% 受害者主動求助,原因在於醫院的漠視文化,以及多元性別意識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