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文專訪|結婚了卻像失戀,相愛的我們做錯了什麼?婚內失戀的我們不要用過去的傷痛,活埋自己和伴侶!
女人迷邀請《婚內失戀》作者鄧惠文醫師,聊婚內失戀為何發生?由戀愛走向婚姻的兩人,怎麼走到失戀那一步?
女人迷邀請《婚內失戀》作者鄧惠文醫師,聊婚內失戀為何發生?由戀愛走向婚姻的兩人,怎麼走到失戀那一步?
距離產生美感的同時,卻也可能加深伴侶間的誤會。不確定是否適合談遠距離戀愛的你,可以參考三高三低指標。
鄧惠文醫師的著作《婚內失戀》,由導演吳維緯改編成舞台劇,演盡婚姻內的寂寞與療癒。
不論哪一種人際關係,人與人交往/互動的時候,都必須要保留一道適當的界線。
分手後,重點不是還能不能當朋友,而是你或是對方,有沒有辦法將愛情留在過去,真正地轉變成友誼?
每段關係都有個性,不必討論正不正常,卻要討論快不快樂,因為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人在關係裡,還可以是快樂的,也還可以是自己。
「對於愛情,我們經常懷抱『嬰兒式』的期待。像嬰兒一樣,希望不用溝通,對方就能完全理解自己。對方不懂,我們就埋怨,對方不是『對的人』。」怪罪別人比反省自己輕易,說穿了,期待一個人無條件理解你,很是偷懶啊。
如果你只是待在那裡委屈,不溝通、不改變,就是給別人一種很扭曲的指責。因為,人只有被自己困住。沒有人真能勉強你什麼。
專訪鄧惠文,成長路上,都要反覆體驗幾次不再有人照顧你的感覺,以及接受對父母的失望,其實沒那麼可怕。
專訪鄧惠文,給現代人的關係課,與另一半觀念不同?對婚姻總是好焦慮?對於這題她想說,自我察覺是很重要的,先看懂,不是他做不好,而是你對他有所期待。
歌曲《大齡女子》中,描繪熟女在期待愛情的那種失落。尤其是在 MV 中,藍心湄看到別人的結婚典禮,眼神中落寞的神情,深深地觸動大齡女子的內心。尤其是歌詞寫道:「櫃子裡那一件,最美的衣服,它還在等,能不能被在乎!」或許當人到了一個年紀之後,對愛情的想望仍在,但已不抱任何希望。
10年後,鄧惠文的第一本書以《愛情非童話:給妳的床邊故事》再次亮相,接受KKBOX專訪,這天她帶著黑框眼鏡、幾乎素顏,我們對桌而坐,回首十年點滴,走出鎂光燈外,卸下醫生光環,原來鄧惠文只是個早熟的小女孩。
在伴侶溝通的過程中,常常覺得無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意見,到頭來只剩情緒、也忘記兩個人在吵什麼嗎?鄧惠文對此,想給予你們一些轉換思考和說話技巧的方法。
女人,有很多的角色;身為女兒、身為妻子、身為媽媽,都是婚姻當中的角色變化,但是在這些角色中,並沒有「我」的存在。在婚姻生活當中,女人的「我」逐漸被抹去,但對於「妳」的角色卻逐漸增加;而失去自我的女人,是婚姻中最大的危機。
當你和另一半產生「溝通」問題時,是不是多從討論不出晚餐要吃什麼、今天誰要洗衣服開始,進而產生誤解和爭吵,除了溝通不良,又引來不必要的不和氣。或是遲遲走不出「失戀」的傷痛,腦海裡交織著他的好與壞,忘不掉離開的他。還是不知道該不該與伴侶邁入「婚姻」,不知道結婚之後,雙方的關係是否會產生改變。沒關係,透過鄧惠文情感相談室,相信當你遇到這些問題,能夠產生不一樣的解決之道!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何瑞之與簡慶芬展開是否離婚的討論,心理師分享在決定離婚之前,要做的三份功課。
該不該看伴侶手機,也許是你曾經有過的疑問,一起從《離婚律師申晟瀚》看過度控制背後的原因。
鄧惠文《直說無妨》分析夫妻吵架原因前三名:金錢、育兒、生活習慣。練習這樣溝通,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做自己才是最好的名牌,Judy朱的生活美學。如何選用香水,才能散發迷人魅力?嗅覺上的美也很重要!
從精神分析看王力宏與李靚蕾的離婚事件!「我沒有想過他/她是這樣的人!」在諮商工作裡,最常從感情議題中聽見的,正是理想化的破滅⋯⋯
王力宏離婚,媒體父權視角說王力宏形象被毀,而非李靚蕾自我賦權;是金童人格折損,而非李靚蕾不再隱忍。
I-PRIMO 與女人迷攜手舉辦【好夫婦日線上關係講堂】,邀請到鄧惠文醫師,共談夫婦關係經營之道。
渣打銀行 PRIDE Month 線上講座直擊!聽聽鄧惠文醫師談何謂接納和包容。
渣打銀行 PRIDE Month 線上講座直擊!聽聽鄧惠文醫師談何謂接納和包容。
SK-II STUDIO 推出的《VS》動畫系列,以六位女性運動選手為主題,探討女性困境、挖掘改寫命運的可能。透過鄧惠文醫師的分享,我們也許會發現在社會結構無處不在的壓力下,我們依然能改寫命運、活出自我。
鄧惠文回顧婚姻中的心路歷程,有問題的是夫妻對應,公婆只是所有共同責任中的一環,婆媳心結夫妻解。
女子的一生,要經歷幾次稱謂的轉換?從「小姐」到「大姐」到「阿姨」,女人的心情是什麼,而這又是為什麼?
你知道台灣 2020 人氣 Youtuber 前 10 名,是哪幾位嗎?
目前台灣婚宴常見的「紅毯進場」和「交付儀式」,其實是從西方國家傳入的文化。新郎進場後會先停在紅毯中間,等新娘父親把新娘牽進來,由父親把新娘的手交給新郎,象徵把照顧女兒的責任轉交給另一個男人......
亂七八糟的關係經驗跟創傷,就是療癒師的經典教科書。
羅志祥與周揚青的分手事件,全網沸沸揚揚,掀起了女性主義圈子裡的意見分歧,也連帶引出網路上不同的評論觀點與角度。鄧惠文醫師,hashtag #逆風發文,於臉書上呼告:「訴諸網路公審的情愛報復,不該被津津樂道」,並提到自己的擔心,「不要等孩子成為恐怖情人,再來抱怨教育少了什麼。」
進入婚姻後,你總想抱怨對方不再浪漫,或者恐懼兩人關係從戀人變成親人嗎?鄧惠文表示,也許,我們需要對婚姻的本質有更多的了解,它會給予你的東西,也許原本就和談戀愛時不同。
鄧惠文新書上市《有你,更能做自己》。因為步入一對一婚姻,讓你覺得有點委屈,覺得自己放棄更多好的選擇嗎?要解決這樣的情緒,我們得必須先放棄將所有期待都投擲在同一個人身上,以及「我很重要」的想法。
鄧惠文談親子關係,當孩子總是覺得父母讓自己失望,父母也覺得孩子總是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時,我們要如何找到彼此間更好的平衡?如何讓回家,不要只是一件充滿壓力的事?
「十年前,我出來試圖用通俗語言與群眾講述我所學到的東西,我是被同行輕視的,他們認為,一旦我的對話對象是大眾,我就沒有高度。但是這十年來,各行各業的人員逐漸意識到,若是我的專業沒人懂,那麼我專業的使用率就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