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女子舉重跨性別選手爭議,紐西蘭奧委會:我們支持所有符合資格的運動員參賽
跨性別舉重選手哈伯德(Laurel Hubbard)代表紐西蘭參與 2020 東京奧運賽事,引發極大爭議,而上場比賽仍落敗的她,開心地比愛心手勢,向所有支持者道謝。
跨性別舉重選手哈伯德(Laurel Hubbard)代表紐西蘭參與 2020 東京奧運賽事,引發極大爭議,而上場比賽仍落敗的她,開心地比愛心手勢,向所有支持者道謝。
南韓射箭選手安山,因短髮形象被攻擊,對此安山回應:剪短髮是因為舒服。隨後南韓,也發起社群運動為安山應援,每個人都有自己身體的自主權。
東京奧運中運動員除了輸贏,還教會了我們什麼?從戴資穎、楊勇緯等人身上我看見了:我選擇,所以我當責。
值得關注的是,在韓國這本書受到的評價,在男女兩性中呈現極大的差異,大多的女性深受同感,甚至表示是自己每天都在經歷的事,可是許多男性讀者控訴這本小說毫無根據,而且批評作者煽動女性仇恨男性,擴大了兩性的間隙。
雷理莎是日法混血兒,在台灣長大,Instagram 和 Facebook 各有數萬追隨者,難免令人聯想到藝人、模特兒,她卻不認同:「我是運動員,也是一名媽媽,不是藝人。」雷理莎不會想證明給那些覺得她做不到的人看,因為就算做到,他們不會惦記著她有多努力,所以她把動力放在值得的事上。
「土俵被視為神道思想中的聖域。」因此,過去傳統上日本神道宗教認為有月事來潮的女性為「不潔」,不允許女性踏上土俵。布克頓解釋,任何血液均視為對土俵的玷污,若相撲手在土俵上受傷流血,大會也會以鹽灑上作「淨化」。
在 2021 東京奧運中,台灣羽球選手戴資穎奪得銀牌。對於沒能拿到金牌的扼腕,辛度安慰戴資穎說⋯⋯
2024 巴黎奧運 DEI 亮點:首次達到男女運動員比 1:1、Pride House 驕傲之家,吉祥物「弗里吉」代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