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適合遠距離戀愛嗎?鄧惠文:「三高三低」檢視關係,妥協與接納才是重點
距離產生美感的同時,卻也可能加深伴侶間的誤會。不確定是否適合談遠距離戀愛的你,可以參考三高三低指標。
距離產生美感的同時,卻也可能加深伴侶間的誤會。不確定是否適合談遠距離戀愛的你,可以參考三高三低指標。
如果朝夕相處的親密關係,讓你們感到有點無趣了,要不要試著練習「遠距離戀愛」呢?空出時間讓彼此提升。
不論是異國戀、跨文化戀愛、遠距離戀愛,又或者只是單純想天天黏在一起,請記得:溝通溝通再溝通。
「我喜歡待在一起的日子,卻也習慣當我與他分開時,我們也能各自安好。」——遠距離關係當中最珍貴的禮物。
正在談著遠距離戀愛的你,其實早就很坦然接受這一切。有時就連視訊的時間都喬不定,情人節之於你們來說,也不過是個日子,沒打算創造什麼驚喜,就只是兩人會半開玩笑的傳個訊息:嘿,情人節快樂。
遠距離戀愛,你們的愛在不重疊的時空底下嘗試與彼此交會,身體的距離會不會也產生心理的距離?以下是八個經歷過遠距離或正在遠距離 ing 的情侶才會懂的事:遠距離戀愛,心臟不夠強,不愛這個人,真的不要試。
當想念只能透過螢幕傳送,擁抱只能透過想像,傷心難過都只能自己承擔,愛到底還有沒有這麼偉大?聽聽心理學家給遠距離情侶的七個建議!
多遠算是遠距離?對於遠距離的戀人來說,另一半不在身邊,就覺得好遠。遠到不知道該怎麼客觀地衡量所謂的遠近;遠到那些倒數的日子在歲月裡泛黃;遠到我們都從女孩變成了女人。
當我們將一對一情侶關係視為「唯一正確」的感情模式,形塑「非專一者」是「亂來」的價值觀,對於他們而言,其實很不公平。所以,開放式關係到底是不是在合理化出軌啊?答案是,NO!兩者的差別在於:伴侶的知情和同意與否。進行開放式關係最重要的前提,是雙方都能夠接受,「誠實」和「信任」在開放式關係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對遠距離戀人來說,要見上一面都很難,怎麼維持彼此的關係?你也曾經或正在經歷一段遠距離戀愛嗎?這裡有 10 個方法,送給陷在遠距離戀愛而苦惱的你。
Nick Hsu 新書搶先獨家曝光,第一篇 Nick 與我們來談談遠距離。你談過遠距離戀情嗎?還是有人讓你即便在一起也有遠距離一樣的感受?Nick 分享,告訴你「遠距離就等於分手」的男人,或是擔心你越來越好的男人,不值得你等待。聽聽他怎麼說。
我即將去國外讀書了,可能要和男朋友分開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說異地不容易,感情再好的情侶也很難 survive,尤其我們還是異國。我雖然愛他,但對我們的戀情還是很悲觀⋯⋯我很苦惱,想知道異地是不是真的很難熬呢?我們的戀愛會不會也敵不過時間和距離呢?」
所謂遠距離,到底是多遠的距離呢?隔壁站的車站應該算是近距離吧。可是,不錯過末班車就無法見面的距離,或許稱得上是遠距離。跨越縣境或國境應該算是遠距離吧。每天都會見面,卻連一次也沒有機會交談,這樣不能說是遠距離嗎?彼此都確信總有一天會分開的話,在迎來結束前,兩人的關係難道不是遠距離?
開放式關係是一種關係的參與者雙方(甚至多方)共同認同的非一夫一妻制親密關係。在一段開放式關係中,關係的雙方可能會同時擁有一個或以上的長期或者短期伴侶,這種伴侶的形式可能是短期約會,或者是長期的婚姻等等。
其實,當年的分開雖然是你提的,但這段關係是他先放棄的,如果還有一次機會,你還會像這樣會不顧身去愛嗎?就算可能會受傷、可能被背叛、可能付出都血本無歸,你還是會願意嘗試嗎?不知道隔了一年,你心中有了不一樣的答案嗎?
不必相信永遠和唯一,但我願意相信全世界唯一的你;就是這股信念,讓我們能夠在遠距離關係裡繼續走下去。
疫情發生,許多原本沒有住在一起的伴侶被迫分離,相反的,也有原本可以保持固定見面頻率的遠距戀人,現在想要見上一面,更是難上加難。疫情拉長了相處的距離,同時,也打破了恆常的相愛模式。
致疫情中的戀人:「因距離而起的爭吵,是因為想念、因為不安」當遠距戀愛成為社會的新常態,我們能怎麼辦?
今天公布的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共 671 例,其中 401 例本土病例,4 例境外移入,另有 266 例為校正回歸案例。
事事認真的「零負評女神」林依晨,對待愛情卻以另一種美麗姿態,去展現出對丈夫林于超的愛。
遠距離戀愛一定會分手嗎?遠距離戀愛有什麼秘訣?遠距離是不是很快就會倦怠了?遠距離三階段教會我,距離不應該是分開的理由。
親愛的,我可以看見在你黑暗的時候我在你身旁,但我怎麼也看不見我需要你的時候,你在我觸手可及之處,或給我一個大大緊緊的擁抱。或許真的你努力過了,但最後卻敗在不夠愛上。你發現你其實深愛著其他人。你痛苦的困惑著,你看不到我也在你身邊煎熬著。
你的體內有潛藏的遠距離戀愛的特質嗎?心理測驗看看你能否接受遠距離戀愛,你又是哪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