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但不能愛得太靠近」致逃避型依戀者:我們會愛,也會受傷
你不說太過遙遠的承諾,對於愛情並不信仰地久天長,唯有不抱希望能不再失望;你總是在受傷以前,先弄傷別人,你的灑脫只為包裹自己的脆弱;你依舊深刻地愛著那些路過你生命的人,卻總在幸福的時候懼怕墜落。有時你也懷疑,不過想好好地愛一個人,為什麼這麼難呢?
你不說太過遙遠的承諾,對於愛情並不信仰地久天長,唯有不抱希望能不再失望;你總是在受傷以前,先弄傷別人,你的灑脫只為包裹自己的脆弱;你依舊深刻地愛著那些路過你生命的人,卻總在幸福的時候懼怕墜落。有時你也懷疑,不過想好好地愛一個人,為什麼這麼難呢?
你感覺到自己不太善於處理情緒,一遇到無法負擔的事件,就會想要逃避嗎?你可能有逃避依附傾向,而這也來自原生家庭影響。然而,這裡也將提供一些解方。
有些人會在生氣的時候故意鬧脾氣、躲起來,為的是要對方想辦法找到自己、安撫自己,這就是所謂的假性疏離。焦慮依附的人,不正面告訴對方:「我很害怕我會失去你。」因為說出這句話,會讓自己感到很脆弱,他們故意疏遠對方,為的是要對方看透表層的掩飾,說出真正安慰自己的話。
看完焦慮依附、安全依等戀人的文章後,讀者寫文回饋:「當我擁有焦慮依戀型伴侶,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彼此?」
如果你在一段關係裡,習慣性討好別人、擔心被拒絕、覺得自己的愛很卑微,那麼你可能是「焦慮型依附戀人」。
面對焦慮依附型的人,不管對方在壓力之下是戰鬥或是逃跑,重點是⋯⋯他那些行為背後的需求,你看到了嗎?
逃避依附型戀人的愛情世界觀,對於「承諾」、「被要求」與「揭露自我」感到非常有壓力,如果你或他也是⋯⋯
焦慮依附者是在失戀後傷痛最久的一群人,不斷地在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中來回擺盪,一下子說要挽回對方,一下子又說再也不理對方了,他們是最怕「此生已經決心自己過沒有你,卻又突然聽到你的消息」的一群人。
我們的神經系統會分別在面對安全、危險以及威脅時,而執行不同的反應。看看本文的分類,你屬於哪一種?
矛盾型依附通常與原生家庭有關,這類型的人,容易有焦慮、憂鬱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