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戀者、雙性戀、跨性別:性別小辭典盤點
性別表達(Expression de genre)指別人所看到的性別形象。也就是由自己的穿著打扮、髮型、舉手投足、和別人的互動方式、自己的說話方式等等,所建立出來的形象。所有這些表達方式都和某一種性別有關:譬如,化妝和穿裙子,在我們的社會裡,一般常認為屬於女性的性別。因此性別表達完全取決於文化、裝扮法則,以及⋯⋯自己所成長的這個社會的種種刻板印象。
性別表達(Expression de genre)指別人所看到的性別形象。也就是由自己的穿著打扮、髮型、舉手投足、和別人的互動方式、自己的說話方式等等,所建立出來的形象。所有這些表達方式都和某一種性別有關:譬如,化妝和穿裙子,在我們的社會裡,一般常認為屬於女性的性別。因此性別表達完全取決於文化、裝扮法則,以及⋯⋯自己所成長的這個社會的種種刻板印象。
作為女性諾貝爾獎得主,她將自己求學路上的艱辛化作養分,鋪撒在今日性別平等觀念仍有些貧瘠的學術土壤上。
跨性別 Henry 擁有一把沉厚的聲線,臉上有少許鬚根,甚至連手上都長著「雄糾糾」的毛髮,但他身分證性別欄位上的,卻是一個「女」字。為了能在身分證寫上真正能代表自己的性別, Henry 決定走上司法覆核之路。
「跨性別」,無論是作為一個抽象概念、自我認同、生理特徵,都挑戰著我們對於性(sex)、性別(gender)與性向(sexuality)的認識。今年通過同婚法案的台灣,對於同志與同性戀等概念已不如以往陌生。但是,我們對於跨性別夠理解了嗎?
Q 赴笈英國唸大學時,成功申請修改了他英國護照上的性別變為「男性」,那時他對自己的「跨仔」身份覺醒了不久,並開始了賀爾蒙治療。既然開始性別轉換過程,他就萌生改護照性別的念頭。他在當地獲得一封由性別專家(gender specialist)撰寫、證明他跨性別身份的信,連同表格和護照,一併寄回英國護照署。
「成長的過程很困難,因爲我活在雙重的生活之間。我的母親以爲我會成爲完美的女兒,替我換上非常女性化的衣服,企圖改變我眼中我是誰。自從我離家開始模特生涯,我終於可以找回一個從未找到的自己。」
對恐同症的人來說,只要是能夠損害男同志男人味和女同志女人味的字眼都是好詞。在根深蒂固以異性戀為中心的社會裡,這樣立刻就能把人比下去。
對於跨性別群體,除了維護他們的身體和法律權益,也要確保給予平等的社會資源,杜絕分類帶給他們的傷害。
「山道猴子的一生」在紅什麼?破千萬點閱背後,是來自父權的痛⋯⋯
她們一邊接受新式高等教育,一邊調和內心的傳統價值;有的採取女性主義立場,有的順從主流期待留在家庭中。
跨性別 YouTuber 愛里分享一路以來的忐忑與成長,也提醒我們,拿起自己的主動權,我們非常勇敢。
政壇及社會各界興起 #metoo 浪潮至今半年,隨著政府修正性平三法,仍回應不了性別暴力不斷發生,及被害者不敢或不願求助正式體系的現象....
《性愛自修室》最終季釋出,劇中角色卡爾的現身,讓觀眾得以看見非二元性別者與跨性別者經歷的日常。
它不叫你去討厭男人,也不將男人視為下等,只希望你能更愛自己一點,把自己放在最上方,辛苦但也獲得回報。
研究顯示,男性相較於女性更不願意因心理健康問題尋求協助,多半選擇隱瞞,認為罹患憂鬱症就是「魯蛇」。
桃園一名跨性別者到專櫃面試,卻收到了「穿女性制服就免談!」得回應,難道性別區分只能二元對立非友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