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心理學:與其買東西,不如買體驗
買東西和買「體驗」是不一樣的概念。「買東西」很容易理解,就是購買實質上觸摸得到的東西。「買體驗」則需要解釋一下:體驗指的是以「時間」為單位進行的活動,好比一趟旅行、一場音樂會、一部電影、上健身房運動、到球場看賽事等。
買東西和買「體驗」是不一樣的概念。「買東西」很容易理解,就是購買實質上觸摸得到的東西。「買體驗」則需要解釋一下:體驗指的是以「時間」為單位進行的活動,好比一趟旅行、一場音樂會、一部電影、上健身房運動、到球場看賽事等。
孤獨也是購物的催化劑。研究表明,當你在一段時間內感到非常孤單空虛時,大型商場裡明亮的燈光、彩色的招牌、歡快的音樂都給人以愉快的刺激。美國的一項研究還發現,老年人中存在大量通過電視及網絡進行過度消費的情況,這和這一人群的性質有關:孤獨、無聊,經濟實力相對較強。
荷蘭蒂爾堡大學教授 Rik Pieters 亦同意此說法,但同時補充指購物即使能減少一個人的孤獨感,也只是短期的解決方案。即使購買東西後,焦慮情況會減少,但並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建議還是適可而至,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才購物,同時找尋其他能控制自己情緒的方法,才是正確令自己改善心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