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有用嗎?要跟心理師聊什麼?3 個重點認識心理諮商
想尋求心理諮商幫助,卻又擔心實際情況不如預期?心理諮商聊什麼?多久會好?臨床心理師一文為你解答!
想尋求心理諮商幫助,卻又擔心實際情況不如預期?心理諮商聊什麼?多久會好?臨床心理師一文為你解答!
「冒牌者症候群」習慣質疑、否定自己的成就。諮商心理師建議 3 個小練習,從以「謝謝」代替自我否定開始。
遭到騷擾後,尋求親朋好友支持和接受專業「心理諮商」,都是良好的抒發管道。
諮商最困難的是跨出第一步,而無論諮商師有無緣分,仍能讓我們有機會梳理自己真實的想法。
心理諮商是什麼?我需要心理諮商嗎?諮商不是純聊天,心理師帶你搞懂,找到適合自己的療傷解方。
交往久了,你有每天實行與另一半「愛的語言」嗎?你知道,我們也會常常忘記要表達自己的愛,而讓對方有點失落嗎?這 50 件能讓他感覺被在乎的小事,現在就立刻筆記!
前段時間,一位粉絲給 KY 後台留言,與我們分享她被親密關係療癒的體驗:「我以前老是作,我也不想的,但有時就會忍不住⋯⋯我爸媽說我作,朋友也說我作,過去男友都被我作跑了,直到遇到現在的。他對我好,我發脾氣時他沒離開我,反而抱著我,問我是不是很難受⋯⋯我們已經在一起五年了,前幾天朋友聊起來,我才意識到我確實變了。朋友們都說我脾氣也更好了。KY,我這算不算是『被戀愛拯救了人生』?」
所以,你問我喜歡自己的什麼角色?我喜歡當學生,我喜歡學習,我喜歡學所有我不會的事情。
性侵害案件九成的比例是身邊熟人,當妳的親友遭到性侵,妳會如何幫助他/她?勵馨基金會提供陪受害者走出來的六個療程,陪他們一起走出來。
年假追劇模式啟動!14 部電影帶你更懂得自己,趁著年假與自己更靠近。
你眼睛睜開後,眼前的這個人,他把生命完全攤開你面前,此刻你們靈魂的交流都是不帶批判的,你們或許有同樣的渴望、有類似的生命體驗,可能也被背叛過也被疼惜過,可能被踐踏過但也有堅強的時刻。
我們的情緒會真實反映著內心,每一次的憤怒與悲傷,我們都要找到合適的方法釋放,而不是壓抑累積。
如同 Green 所說:「精神疾病的污名所帶來的問題之一就是『孤立』。我至今仍清楚記得高中時有多孤獨,而這份孤獨又是多難以承受。我衷心希望我們能打破這個現狀。」
因為每一個受傷的心靈裡,都有一個希望別人尊重、照顧、陪伴、支持,但又十分脆弱、常常害怕、偶爾會故作堅強的小孩原型。孩子阿,如果你還願意相信這個世界,讓我們陪著你心中的那個小孩,也陪著你自己,一起長大、長出獨特的力量。
第一個原因是,在自我傷害的過程中,能夠感覺到某種「控制感」。在一個內心充滿痛苦的人心中,往往會覺得事情是失控的、情緒是失控的、傷害是不斷出現的,或許自己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自己的身體──我能創造自己的傷口。
父母爭吵,孩子總被迫要當傳聲筒。心理師建議,尊重彼此的責任界線,別讓孩子背負家長的關係課題。
當我們內心的秘密被揭露,總會忍不住躲起來,試圖關閉感受,但暫時性讓自己好過的方式,卻會引發更大焦慮。
心理師帶你看劇《台北女子圖鑑》,透過《台北女子圖鑑》的故事,用三個行動,我們一起讓幸福走得更長遠,
熟齡想離婚的你,需要考慮哪些事?跟著心理師的六個問題思考,幫自己做好心理準備!
諮商心理師看過了許多談論「死亡」的個案,他發現:無法對死亡坦然的主因之一,是那些牽絆著的愛以及遺憾。
若是爸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席了,兒子跟媽媽的連結就會有過度緊密的現象,也就成了媽媽的情緒伴侶。
當伴侶感受到接受諮商的你開始有一些改變,或是彼此的緊繃情況減弱,便是邀請另一半參與婚姻諮商的好時機。
如果你看到他人的社群發文心中隱然升起嫉妒,那可能是你的「內在需要」想說說話了!邀請你與嫉妒情緒共存。
如果跟心理師交往,常常能被同理,感覺很幸福?不,心理師實話告訴你,有的時候也很辛苦⋯⋯為什麼?
如果憂鬱或焦慮,我們該怎麼幫助自己?如果開始吃藥,如何覺察,才能在外力的幫助下,找回好好生活的力量?
為有效因應 Covid 19,臺灣進入第三級預防警戒,細看警戒的內容,你會發現,其內容大多強調著需要減少非必要活動或聚會,簡單來說,就是保持社交距離與減少與人互動,以堵斷病毒的傳播鍊!
起初被問到時,有時還真的會愣住,好像沒有覺得很辛苦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也對於心理師在一般人眼裡到底是一個什麼形象而感到好奇。但後來仔細想想,的確感到有時候即使一天接了五、六個個案,除了身體的勞累外,心理並不會感到那麼疲憊,可是有時就算一天只接一個,那天卻覺得沈重的要命。這樣類似的問題被多問幾次後,也開始仔細思考作為「心理師」這個角色,是怎麼能夠看起來可以比一般人多承接這麼多的情緒,卻不受到那麼大的影響,而這之中是否又有一些可以用來幫助個案來調適情緒的部分。
你身邊有這樣的女孩嗎?她們看起來漂亮,有一份讓人羨慕的工作和人人稱讚的幸福家庭。但是,一談到現代人的「婚姻」議題,你可能沒想過,她也有她無法處理的情感議題。
離婚心理學,帶你看分開以後,必須經歷的心理五階段。
理科太太看現代家庭關係,談到在中華文化裡面,會告訴你不能割捨掉你的家人。於是在問題之前,我們顧慮著這樣的羈絆:「我們可能會覺得,我就忍下來,就繼續對他好,好一輩子,看會不會有所改變。」但在許多諮商的案例裡頭,傷害你的人,可以是你的父親、母親,或兄弟姊妹。
專訪婚姻諮商師
我心想,不知道宋先生對於伴侶諮商的意願如何。在今天見到易小姐之前,也因為宋先生的時間因素,改了兩次時間,而易小姐也對這點表示抱歉,但仍非常希望能夠配合先生的時間一同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