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自殘」,我該怎麼做?
「割腕,讓我覺得比較放鬆,胸口不會很重像被石頭壓著。」為什麼有些孩子在面臨挫折時會嘗試割腕?割腕為什麼能讓他們放鬆?
「割腕,讓我覺得比較放鬆,胸口不會很重像被石頭壓著。」為什麼有些孩子在面臨挫折時會嘗試割腕?割腕為什麼能讓他們放鬆?
「因為害怕而持續讓步,換到的只是暫時的焦慮解除,與往後更多的害怕。但並不是愛。」如果你一直以來都讓愛情/親情/工作等等人際關係綁架你的人生,或許你該思考你內心有什麼樣的恐懼,讓自己變成一個有委屈,卻不敢說出來的人?
陪伴憂鬱和有自殺意念的人,最煎熬的地方在於自我內心的掙扎。有些時候你甚至會被他的負面思考說服,你開始懷疑自己做的是不是對的,不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這些都是常見的狀況,這時請給自己多一點的彈性和空間。
你是否常常工作提不起勁,生活得行屍走肉呢?如果文中的症狀你已經出現超過兩週,請記得:你有可能生病了!
微笑憂鬱的人,也有許多如同前述的憂鬱表現,但那多半只在私底下,也就是無人知曉,或者極少數特別信任的親友面前才會顯現出來。多數時間的他們戴著微笑的面具,面具底下卻是無人理解的痛苦及憂鬱。所以,當微笑憂鬱的人突然以自殺結束生命時,身邊的親友往往會相當震驚、無法相信。他們不是都好端端的嗎?前幾天才通過電話,昨晚才一起吃過飯,歡笑聲中還說著下半年要去哪裡旅行,但卻在轉眼瞬間,他使用了決斷的方式,讓自己的生命驟然消逝。
因錯誤的資訊以及大眾對躁鬱症的誤解,讓病患除了身心俱疲外,更背負了許多莫需有的罪名,更在台灣新聞的粗糙報導、媒體大肆渲染下,常讓民眾把「持械兇殺案」、「隨機攻擊事件」跟「躁鬱症發作」掛勾,於是,「躁鬱症 = 神經病」、「躁鬱症很可怕,會有嚴重暴力行為」便成為一般人對躁鬱患者的污名化跟標籤。
第一個原因是,在自我傷害的過程中,能夠感覺到某種「控制感」。在一個內心充滿痛苦的人心中,往往會覺得事情是失控的、情緒是失控的、傷害是不斷出現的,或許自己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自己的身體──我能創造自己的傷口。
每一個鋸齒咬入的痛,都是感受自己存在的證明,從原本情緒麻木的狀態中甦醒。痛的感覺不是真正的痛,更準確來說,心理的痛苦被身體的疼痛掩蓋,他感受到的是暫時鬆懈的釋放感。因此,身體的疼痛變成緩解心痛的來源。
憂鬱症並不是一種無病呻吟,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心理疾病,是一種可能在二十一世紀影響人類數量最多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