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最好的照顧者?── 一個爸爸的育嬰心得
台灣長期將育兒這件事理所當然地推給女性,無意間也造就出一個「不友善男性育兒」的生活環境。最後落得女人累,男人也辛苦的困境。
台灣長期將育兒這件事理所當然地推給女性,無意間也造就出一個「不友善男性育兒」的生活環境。最後落得女人累,男人也辛苦的困境。
育嬰假與性別(社會普遍比較能接受女性請育嬰假)和東西文化差異(總覺得那是歐洲的進步國家才可行)無關,實務上最關鍵的仍是工作分擔問題,而要解決其實不是難事,只要同仁能誠心一起討論、思考、尋找人選,很快能有解方。讓男性也能請育嬰假,背後代表的意義是兩性平等以及尊重勞工權益。這是一項重大價值,值得花費更多努力與職場主管和同事共同達成。
育兒不該只是「女性的事」,托育政策催生聯盟與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呼籲勞動部放寬法令,孩子出生第一月可領九成薪的留職停薪補助,鼓勵爸爸加入育兒行列,也能改善新手媽媽獨自帶孩子孤獨育兒的壓力。
「多元、公平與共融」(DEI)的職場帶給我們的是一個有安全感的環境,可以無懼地為差別對待站出來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