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回應仇女人士的「惡意羞辱」?提醒自己比想像的再勇敢很多!
移居到鄉下的三個女生,卻遭遇鄰居歧視性的惡意羞辱。顯現台玩社會,仍活在「仇女情結」的陰影之下。
移居到鄉下的三個女生,卻遭遇鄰居歧視性的惡意羞辱。顯現台玩社會,仍活在「仇女情結」的陰影之下。
鏡週刊大規模揭露台版 N 號 房事件。300 多位受害者遭騙取性私密影像,連同個人資料被當商品販售。
從龍龍與老K的事件,我們看到被包裝成玩笑的性別傷害,這些「性羞辱」手段,我們與旁觀者,能如何應對。
不論是男或女,是異性或同性戀者,如果今天他們在某種自信的打扮之下走進夜店,卻沒有任何人搭訕,甚至感受不到被注視的目光,這無疑會讓人深深地受到羞辱,引發人們對自己的憤怒。
在台灣,本週甫出刊的八卦雜誌內容,報導近年來提倡「怪美的」身體自主意識天后蔡依林出遊,但下標的方式與相關內容卻藉解放身體之名,讓人感到不舒服之實。
在 10/12,Bump 男人幫在 Youtube 頻道上傳了一支惡整約炮女生的影片。在影片中,他們從交友軟體上約女生出來,打著「教育亂約炮女性」的名號,以「砸派」隱喻「顏射」的方式,對女孩子進行蕩婦羞辱。所謂的蕩婦羞辱,就是將女性的價值與貞操連結,當女性的行為不符貞操期待,譬如談論性或身體、合意發生性行為、穿著不符他人期待,就視其為「不潔」、「淫蕩」,進行言語或肢體攻擊。
本週要聊的性別英語主題是「性別暴力」。性別暴力的英文是 gender violence 或 gender-based violence(GBV),原則上只要牽涉到對方性別所進行的施暴及歧視行為,就算是性別暴力,而且無論是精神折磨或肢體暴力都算在內,因此包含的範圍其實非常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