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容易緊張、吃飯慢、身體空間小的人嗎?自己一人好好吃頓美食,比你想像中重要
容易緊張的身體空間會變小,連帶影響吃東西的體驗。從一個人吃飯開始,讓胃部跟身體都慢慢鬆動開來吧!
容易緊張的身體空間會變小,連帶影響吃東西的體驗。從一個人吃飯開始,讓胃部跟身體都慢慢鬆動開來吧!
約會氣氛好尷尬,要聊什麼才好?又希望話題有趣,又想了解對方的價值觀⋯⋯15 道約會問題,聊天不冷場。
現代人課業壓力沉重、工作高壓、家事壓力大,常陷入蠟燭多頭燒而導致免疫力失衡的狀況,這可能讓腸道發炎。
社交焦慮的認知治療針對社交評估焦慮(social evaluative anxiety)的三個核心要素:對負面評價的過度恐懼、自我聚焦的提高與廣泛迴避。患有社交焦慮的人們不僅害怕他人的負面評價,也時常對社交表現抱持高度標準,像是他們應該要表現出機智和有趣或是應該感覺完全放鬆、舒服和自信。當然,設定他們不可能達到的高標準只會使焦慮增加,並且強化「我就是無法處理社交情境」的信念。你的理想社交是什麼?你所害怕的負面評價又是什麼?
有一類孩子,對外界環境很敏感,明明是「小事」反應卻很大,情緒很易激動⋯⋯你認識這樣的孩子嗎?還是你的孩子就是這樣?心理學學者 Dr. Michael Pluess 將這種高敏感孩子稱之為「蘭花型」。
你常肚子痛嗎?你分得出來是不是胃痛嗎? 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唐瑞祥表示,胃出毛病,痛的部位是「上腹部」,也就是肚臍以上、肋骨以下的位置。如果疼痛的位置在右上腹,可能是肝、膽、胰的問題;在下腹,可能是腸子或泌尿生殖系統的問題。
研究提出,「真正有效的安慰」應該具備這 7 個特質;最重要的是——問題解不解決不重要,你在就好。
Jacobson (1976) 教授指出,人會緊繃是因為能量消耗過度。他把人們對能量的使用比作開店經營,一家店的金錢是有限的。如果成本太高,就會進入財政緊張,緊繃感就意味著我們的能量陷入了「財政緊張」。但是,現代人明明每天不會進行大量運動,為什麼還是會消耗能量呢?Jacobson 教授解釋說:即使表面上沒有大幅度運動,人體內依然存在許多張力,會持續不斷地消耗能量。
當男生接近你時,你覺得異常緊張、恐慌,甚至想逃跑嗎?讓我們從心理學和性別觀點來看,為什麼你對男生會有莫名的恐懼?「恐男症」到底從哪裡來?
每天你緊張的狀態,都在暗暗地消磨著你的能量——這種消耗有時是無意義的。如果你可以養成一種即便在忙碌和有挑戰的生活中、也總是及時放鬆休息,緩解自己的緊張的習慣,你就可以節約下大量的能量,從而實際上會讓你變得更為高效。
終於收到面試通知,一方面興奮求職終於邁進一大步;另一方面則開始緊張擔心怕表現不好。面試會問什麼?遇到沒有準備的題目怎麼辦?怎麼樣讓自己更特別?
身為腦神經科學家與精神科醫師的作者斯里尼・皮雷(Srini Pillay)指出,分心會降低杏仁核的活動並產生安定感。杏仁核也是我們產生負面情緒的主要來源,當我們過於專心在某一件事情上,會產生較大的壓力。因此在某些時候,如果能夠適當的將注意力分散到其它的想像畫面或周遭事物,可以讓你更放鬆自在地工作與生活。
人不是機器,每個人喜歡的程度與對應的行動都不一樣,過於緊張的你不但患得患失,更讓對方有不必要的壓力。
什麼原因讓人不顧一切在水裡泡十天、海風大吹頭、暈船狂吐、早晨四點起床、水母狠咬、擠小船、背 20 公斤裝備、烈日曬傷、整臉是斑也甘之如飴。本篇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以上我的第二個生活冒險:考 AOW 進階潛水證照的十天。
從小到大,我都很「恐男」。路上遇到一群男生,就全身緊繃,想繞道而行;在需要和男生社交的場合,特別焦慮緊張。矛盾的是,我交男朋友,也對男性身體有慾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也有恐男症嗎?
人的成長是一個喪失的過程,結婚讓我們喪失了其他的人生選項,然而承擔責任,能使我們發揮更強大的力量。
「高功能焦慮症」指雖然有焦慮症狀,但在日常生活中掩飾得極好,甚至展現超高工作效率與社交能力的人。
「比賽失常」、「考試失常」這些我們一定都不陌生,在心理學研究中,我們要如何分配壓力與工作任務呢?
在職場上有情緒是人之常情,但長期陷入痛苦、焦慮、不安時,是否該問問,這些線索在傳遞什麼訊息?
來自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的數據顯示,在 2011 年,人均每天平均會接到 12 個或以上的電話;而在 15 年,另一個針對消費者行為研究的小組數據指出,這個數字已經下降到了低於 6 個。據預測,這個數字還在下降中。與此同時,網路的迅速發展,也使得人們不得不使用電話交流的場合也越來越少了。
近期 BetweenGos 的「職場匿名問答箱」收集到了許多關於「離職」的問題,看來這真的是上班族最大的疑惑啊!看到各位的迷惘,第一集匿名問答就先來為「已經動了離職念頭,卻不知道怎麼提離職」的讀者們解惑~
出社會加起來超過四年,從原本面對工作上的挑戰會驚慌失措、焦慮到影響身體狀況,經歷了這四五年的訓練,在面對龐大的工作量或自己不熟悉的新挑戰,漸漸學會把焦慮轉換為工作的動力。
我們已經知道,壓力在許多人身上會透過背部不適表現出來。總是能有意識讓自己放鬆的人,不僅可以應付急性的肌肉緊繃,還能對自己的身體和需求發展出更強的意識。久而久之,你會有能力提早發現身體和背部發出的警訊,進而用適當的方法來處理。學會有意識地放鬆身體和情緒的人,就等於擁有減輕壓力、緩解疼痛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