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他就會失去生活重心?心理師:越空虛的人,越需要用他人來填滿自己
對親密渴望的共依存,是把雙面刃,可能把自己存在的意義,都寄託在另一個人身上。
對親密渴望的共依存,是把雙面刃,可能把自己存在的意義,都寄託在另一個人身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很忙卻只是在不斷重覆,找不到意義;休息的時候玩遊戲看影片,卻體會不到以前的那種快樂;認識的人越來越多,但孤獨卻越來越深;莫名暴躁、心煩,「迷茫」、「無聊」、「沒意思」成為了耳熟能詳的口頭禪⋯⋯。身邊大多數人,都浸透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中還有很多「看起來過得很好的人」,拿著優厚的待遇,是自己領域的權威,生活方面也是家庭美滿。可他們也經歷著強烈的精神壓力和抑鬱情緒,我認識一個「人生贏家」的朋友,就曾因為嚴重的躁鬱 gap 了一年,生活和工作都按下了暫停鍵。
負面的情緒有很多種,憤怒、悲痛、低落、恐懼、內疚、羞恥,等等。但有一種負面的情緒狀態更難被清晰地表述——emptiness。那是一種空虛、空曠、缺乏意義的感受,彷彿不怎麼值得被談論。而持續的空虛感會給人帶來深刻的痛楚感,但它卻不那麼容易被語言所溝通。
除了身體的享受,癮最令人無法戒除的是「取代關係上的滿足」。我們透過成癮物質來補償愛、關心及存在感。
永遠要記得,空虛寂寞並不羞恥,不用急於把它填滿,勇敢的面對它體驗空虛寂寞感,或是找好友聊天,你會發現經歷過低潮的自己,比以前又更加強大了些。
也許我們都有過這種念頭:「因為寂寞,得愛且愛了吧。」愛的課題最終還是回歸到自己,我們是不甘一個人所以愛了,還是恰巧這個人出現愛了?有時熱戀與曖昧的感覺像一種魔法藥,屏蔽我們真正傾聽內心的聲音,親愛的,那些一人的時光,你能夠細細品味自己,有時候你並不真的孤單,你只是需要自己的好好陪伴。(推薦閱讀:單身不寂寞的另一種人生)
女性如何才能通過 DIY 達到高潮呢?具體應該如何去做?這真的是能獨自完成的嗎?那個世界真的有傳說中那麼美妙嗎?這些疑問對於未曾嘗試過的女人來說,懷疑的程度明顯更大於好奇。
Hey,Ladies!情人節的夜晚你可以溫暖自己,這一天拒絕聽傷心的情歌,搖擺身體,輕輕地哼給自己聽。女人迷與音樂一起陪伴你的 Lady's night!別忘了對自己說聲:「情人節快樂,我最棒的自己。」(你也可以:永遠比情人死心踏地!五個與姐妹的情人節計劃)
於是我開始迷上交友軟體,一開始用 beetalk,還真的被直白的約炮嚇到了,後來有一陣子迷上 wootalk,以為沒有照片,單純用文字聊天至少可以更看得見彼此的內心,就這樣遇見一個聊得很投機的男生,交換 LINE 後又聊了一陣子,我們見了面,也發生關係,沒想到他很紳士地送我回家之後就從此人間蒸發,那幾天我不斷在線上找他的人,卻一點也找不到,才發現原來文字也是一樣的空虛。
Amy 字字血淚的說出我在上一段感情裡的痛,我跟 J 的感情走向毀滅,終歸是他不願意面對那些已久的問題。只是,心裡面一直有說不出的可惜,可惜了從中央公園一路談天說地的走到中國城的我們,可惜了那些我們曾有過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