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問答】你也曾經說過「女權自助餐」嗎?
讀者 Peichun 提問:「最近常常聽到身邊男性友人說自己沒辦法接受享用『女權自助餐』,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樣的話語有一些刺耳,想問問大家對於「女權自助餐」此一詞彙的看法。」
讀者 Peichun 提問:「最近常常聽到身邊男性友人說自己沒辦法接受享用『女權自助餐』,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樣的話語有一些刺耳,想問問大家對於「女權自助餐」此一詞彙的看法。」
在婦女節這天,Emma Watson 指出女性主義不等於厭惡男性,舉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義者。
womany 編按:Emma Watson 愛瑪華森,一個你一定聽過的名字,或者你更熟悉她的另外一個名字:妙麗,從扮演妙麗到現在,Emma其實做了很多嘗試跟改變,但是不變的是她對自己女性價值的認同,堅持自己的定位和目標,塑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今天女人迷想跟大家分享,Emma Watson 曾講過的 10 大名言,讓我們看看這個年僅 24 歲的女孩,有什麼獨特的之處?讓全球的影迷持續為她瘋狂。(延伸閱讀:關於 Emma Watson,22件你不知道的事)
女人要不要當兵,究竟誰說了算?女人不當兵,是否有違性別平等原則?為何女人不爭取自動服役?如果服役是「義務」,為何女人被排除在這義務之外?
大批群眾在昨日(6 月 12 日)聚集在金鐘地區,對香港立法會、特區政府總部以及特首辦公室,發動包圍,並在下午 3 點後,開始衝撞立法會大門拒馬,雖然一度突破第一道防線,但因警方隨即施放催淚噴霧、豆袋彈逼退人群,產生嚴重警民衝突,也造成周圍道路封閉,香港政府便因此宣布《逃犯條例修訂案》的二讀會議不召開。
「如果你相信性別平權,那你就是個女性主義者。」艾瑪華森在國際婦女節的演講中如是說。在人人都是性別平權力量的時代,不只女性在捍衛自己的權利,男性也開始做為行動者,為女性權益發聲。當我們都一起打破社會加諸於我們的性別框架、當我們一起走在性別平權這條路上的時候,我們就離成功不遠了。
《法律女王》根據真人實事改編。劇中,露絲是進入哈佛法學院的少數女生。她興奮不已,躍躍欲試,在課堂上勇於舉手發言,但教授總是優先點名男同學答題;這對她而言不足為敗,她精準挑出男同學言論的謬誤,並在男同學試圖打斷她時,說:「請讓我把話講完。」
性別平等給了女性追求學位的機會,但困難的在後頭,即工作與家庭間的取捨調配:學術界結構中的性別不平等。
只徵召「身體狀況優良」的男性服兵役本來就是很父權的事情,代表身體有「異樣」的生理男以及所有的生理女性都被視為沒有戰力。不論兵役是否真的是享受福利所必須付出的義務(意即我不覺得女性是只享受而不付出義務),兵役制度也跟性別脫離不了關係。 還有一派人愛說軍中環境不夠吸引女性,包含軍中文化對女性的歧視與性侵的風險。
從葉永鋕事件後,追求性別氣質的差異認同,花了十九年的時間,依舊無法止息這類的霸凌事件在校園發生;台灣同志運動之父祁家威,更是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去推動同志婚姻的平等權益,直到今日的立院表決案通過,才終於露出曙光。
性別歧視在職場上十分常見,本文探討性別歧視的應對方式,並說明雇主如何創造 DEI 多元共融職場環境。
日本是目前已開發國家中性別不平等指數最高者,為了弭平不平等,日本政府做了哪些努力,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除了政府機構,學界也掀起一陣性平浪潮,女科技人大會與會者呼籲我們,應該從研究系統開始培養性平意識。
東京奧運展現平權精神,女性、LGBTQ 選手皆是歷年最高。文姿云、戴資穎能站上奧運,是歷經千年奮鬥。
台灣落實「性別工作平等法」已屆滿 20 年,職場上仍充斥著有性騷擾成分的對話,申訴人數以女性居多。
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 15 周年,教育部表示,大眾對許多職業仍具性別偏見,顯示性別平等要走的路還很長。教育部製作圖文懶人包,介紹 4 個女性占少數的職業,包括廚師、護理師、國家領導人及幼教老師。
推動職場多元化,你的員工有感嗎?D&I 儼然成為職場趨勢,國外大大小小企業皆卯足全力推動,但根據麥肯錫 2016 年的報告,他們調查歐洲 9 個國家,共計 233 家企業、2,200 名員工,雖然大多已執行政策,卻未見顯著成效。麥肯錫針對此狀況提出四點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