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我能說出內心話嗎?找到溝通界線:自我認同比他人理解來得重要!

覺察防備心了解自己的溝通界線及反應模式,也許有天你也能自表達想法、處理對話中的情緒!

讀者創作 2024/03/27 下午 9:30:00

錢錢與它的產地|婚後多數衝突來自金錢觀!伴侶這樣談錢:從成長經驗,理解彼此的金錢腳本

作家小妮子新書《那些愛情裡,我們所受過的傷》談親密關係會遇到的金錢課題,AA制?單方支付?來看以下三步驟讓關係更靠近!

悅知文化 2022/07/13 下午 6:30:00

「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見」坦誠內心脆弱,是否還會有人喜歡?

每個人都有可能在人生中遇到困境,成為需要「找人聊聊」的人,但「知道自己需要幫忙」和「願意接受幫忙」往往是兩回事⋯⋯

黑麻糬(蔡秀娟諮商心理師) 2021/10/28 上午12:30:00

成人亞斯伯格量表:你是一個,能理解別人感受的人嗎?

具有亞斯特質會有什麼影響嗎?作家海苔熊透過親身經驗,分享如何接納自己的特質,活出真正的自己。

海苔熊 2021/09/07 下午11:30:00

「在一起越久,越看不見對方的優點?」關係功課:用理解代替譴責,尊重彼此的優缺點

為什麼在一起越久,越看不見對方的優點?或許是因為隨著歲月增長,雙方漸漸失去對彼此「差異」的包容心。

采實文化 2021/04/08 下午 8:30:00

經痛到底有多痛?一定要分享給身邊男人的經痛圖文集!

先前曾有英國研究把「女人的生產痛」量化成具體的疼痛指數,邀請了數位男人來體驗,許多男人體驗到一半就逃之夭夭,形容這種感覺「簡直比卡車碾過還要痛」!小編看到這個研究,就忍不住想到了「女人經痛時」,也是個很值得量化的疼痛體驗啊,如果請你用畫的,把經痛的感覺畫出來,你會怎麼畫呢?

Womany Audrey Ko 2014/05/07 下午12:10:00

情人節選文:「對的人」三大必備條件?感情是兩個人的事,需要雙方一起努力

「對的人」不只是剛在一起的化學反應,還需要雙方一起努力經營。情人節前夕,從三大條件評估你的親密關係!

真實小姐 Sophia 2021/06/07 下午11:30:00

「交往久了才發現,你的行為我不喜歡」關係心理學:為什麼越來越討厭當初喜歡上的他?

在約會時喜歡上對方的特質,譬如自信、很在乎你等等,當初你為他的一切感到心動,然而相處久之後,你發現自己越來越沒辦法忍受對方當初令自己心動的特質——以前他的自信,現在看來都是自吹自擂,只會一味誇讚自己能力多好、被誰賞識,

Womany Jade Jhuang 2019/12/26 下午10:30:00

為你挑片|《花神咖啡館》尋找對的人,每段愛都是此生的修行

導演尚馬克瓦利去世,電影《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備受讚譽, 來緬懷這部經典。

小妮子 2022/01/11 下午11:30:00

學會拒絕方法,讓你不再因「不好意思」而讓自己累倒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需要拒絕他人的事情,若不拒絕,可能我們就會累死。若要拒絕,該採用什麼方式,又該怎樣去表達呢?首先,要拒絕,得有一個恰當而充分的理由。如果你的理由充分,拒絕自然有說服力;相反的,若是理由不夠充分,或者不恰當,便會造成尷尬。

大是文化 2019/02/12 上午10:00:00

為什麼無法理解彼此?六種溝通失誤,其實都可以避免

我們每天都好像在和很多人溝通,但溝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有當訊息的發出者和接受者對所溝通訊息的理解是一致、準確、無誤的時候,才能稱作是一次成功的溝通。

KnowYourself 2019/03/30 下午 4:30:00

理解的關係心理學:因為你懂我,我也更喜歡我自己

每個人之所以希望被他人所懂,是源於「自我印證」(self-verification)的需要。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是需要被「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所印證的。

KnowYourself 2019/01/05 下午 6:30:00

關係練習題:感情中最難的,是停止用自己的標準去評斷另一半

我是一個自我要求很高的人,總是想把事情做到一百分甚至是一百二十分,但也因此活的用力,有時候太用力了,把自己逼的時時刻刻無法喘息。有人說,你如何對待自己,無形中就會如何對待他人。關係遠一點的人因為要做到「尊重與和氣」,也因為沒有那麼在乎,自然要求不會太高,意見或想法不同,也就輕輕帶過。

真實小姐 Sophia 2020/08/10 下午 8:30:00

認識內在原型|夥伴:渴望被理解,又怕受傷害

人際關係是由兩人以上所共同組成的,裡頭當然不會只有「我」的欲望存在而已,也有「你」的欲望和「他」的欲望。當許許多多來自不同個體的欲望被擺放在同一個關係時,「誰的欲望比較重要?」就變成一個相當重要的議題。

遠流 2018/03/09 下午12:30:00

「沒有誰能徹底理解另一半」放下期待他人理解,從這 8 個自我改善練習開始

沒有任何人能徹底理解另一個人,與其讓對方試圖理解,不如運用情境類比法,讓對方產生同理,再行溝通。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2021/02/22 下午 9:30:00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影評|許光漢、林柏宏冥婚追兇,從同志喜劇看社會議題!

台灣同志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影評,許光漢、林柏宏從理解「差異」打破偏見,創造多元社會。

陌熙 2023/02/14 下午10:30:00

用「拒絕」擺脫「被拒絕」的夢魘!和我們一起展開不逃跑的 100 天練習

「害怕被拒絕」的恐懼讓你錯失了許多人生機會?人不是由「拒絕」被定義,而是由「被拒絕後的反應」來定義!

塔羅筆記 2021/06/03 下午 2:30:00

「旅行考驗感情?」理解對方,要從我們最喜愛的事物開始

《關係練習題》透過旅行相關問答,讓你和另一半在出遊前,了解彼此的喜好,同時增加溝通、理解的機會。

Titan大田出版 2021/03/17 上午12:30:00

致總是照顧別人忽略自己的你:理解自己是哪種共感人

自我評估:我是身體共感人或情緒共感人?

大塊文化 2018/10/24 下午 3:00:00

「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你聽過性別光譜嗎?

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孩子,可能會因為不理解而自責、難過、討厭自己,更可能在同儕之中被排擠與欺負,性別平等教育目的是希望孩子可以認識這個世界上有更多的可能性,不要因為「差異」而用異樣眼光看待自己周遭的人。進一步來說,其實許多大人對「性別」的具體模樣也是一知半解,而我始終相信要讓這個世界更為平等、美好,其中一種方法便是持續地去理解與認識那些我們還不熟悉的世界,邀請你從這篇文章開始,認識更多與我們不同的生命。

趙書賢 2018/08/29 下午 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