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玫瑰少年」葉永鋕、長髮男警葉繼元看台灣的性別平權之路:你們的傷不會被遺忘!
台灣教育部將 4 月 20 日設為性別平等教育日,協助教職人員引領學生認識並接納多元族群。筆者從「葉永鋕」與「葉繼元」的事件,談台灣如何從教育與法律的層面促進多元共融的社會。
台灣教育部將 4 月 20 日設為性別平等教育日,協助教職人員引領學生認識並接納多元族群。筆者從「葉永鋕」與「葉繼元」的事件,談台灣如何從教育與法律的層面促進多元共融的社會。
葉永鋕離世 20 年,《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 16 年。這期間,並沒有讓臺灣社會徹底反省「厭惡女性」的本質,依然將娘娘腔視為有「缺陷」的男性。
第 30 屆金曲獎在今晚(6/29)登場,精彩獎項不斷揭曉,年度歌曲由蔡依林的〈玫瑰少年〉拿下,最佳國語男女歌手則分別由 Leo 王、林憶蓮拿下,金曲典禮下半場的精彩語錄還有哪些?女人迷獻上追擊,為你盤點金曲獎四句精彩語錄!
《Ugly Beauty》釋出的每首歌曲,層層遞進,由外在求偶條件到容貌,最後深入每個人的內在個人特質,少了哪個步驟,都不算完整。精巧的安排,完美扣合專輯的核心概念,我們在每一首歌裡,都挖掘了那份深藏已久的焦慮,然後勇敢的打破。
這樣的情況在他與中學裡的同學打了一場架讓下顎受到嚴重傷害而入院治療後,進入無法挽回的程度。當身體的傷口結痂癒合出院了,但心裡的那道傷呢?他的朋友 Gypsie-Lee Edwards Kennard 回憶起他自殺的前一天:「他徹底糟透了,每個人都希望他死。」
蔡依林在 11/6 演唱會上播映玫瑰少年的紀錄片,世界停下腳步重讀葉永鋕。
〈玫瑰少年〉拿下年度最佳歌曲。慶功宴上她說:「很多歌迷寫卡片給我,說因為我的哪句話,讓他們的人生不一樣。」不管有沒有得獎,這首歌對她來說,都一樣有意義。因為「這首歌是獻給每個以為沒有選擇的人,請你一定要選擇你自己。」
「葉永鋕事件」發生在民國八十九年,人本教育基金會的俐雅在當時陪伴葉媽媽追查事情的真相,過程中,她漸漸拼湊出葉永鋕的生活樣貌:溫暖、善良,卻因為「不像個男生」而被傷害……
KOL 泰辣 Tyla 與攝影師 Kat 攜手推出一系列霸凌攝影集,照片怵目驚心,但卻不是憑空模擬捏造,全是血淋淋的真實故事。
自 2018 年 12 月 26 號推出新專輯 Ugly Beauty ,蔡依林的每首歌曲、MV,只要一釋出,就引起大眾討論,譬如打破陳舊審美觀的〈怪美的〉、紀念葉永鋕事件的〈玫瑰少年〉、擁抱負面情緒的〈消極掰〉⋯⋯從社會關懷到個人內在,蔡依林的歌曲緊扣「成為真正的自己,無須道歉」的核心概念
《天橋上的魔術師》逐漸撥開魔幻的糖衣,楊雅喆導演將那些我們不想面對的過去,一一變回眼前。
台北電影節將在 5/17 公布台北電影獎入圍名單,今 5/14 首先公布「楊士琪卓越貢獻獎」得主,為去年底驟逝的紀錄片導演陳俊志,他曾多次為弱勢族群發聲,並為錄像工作者爭取權益,促使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作出改革,讓膠捲以外的影片素材也得以被鼓勵,在國際發光發熱。台北電影節將在影展期間特別放映他曾於第二屆台北電影獎獲商業類年度特別獎的的紀錄片《美麗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