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蕙的豁然筆記|從害怕獨處到享受獨處,卸下面具,只迎合真正的自己
人生有三件事情,必須在獨處之中進行:一閱讀;二寫作;三信仰。在獨處之中你能卸下一切做回真正的自己。
人生有三件事情,必須在獨處之中進行:一閱讀;二寫作;三信仰。在獨處之中你能卸下一切做回真正的自己。
偶爾覺得世界很煩,想躲起來一下嗎?《縮頭龜的逆襲》以療癒畫風、溫暖文字畫出內向者的內心世界。
有的時候,為什麼我的另一半想要一個人?又或者有的時候,是我想要獨處——為什麼會這樣?獨處時間的意義。
「貓咪時間」,就是向另一半提出「我需要獨處」,取自貓咪自由的性格,也不會讓對方有被推開的感覺。
確診焦慮症與憂鬱症已經有五年了,作為一個很需要有人陪的人,要獨處起來格外的困難。以前總會想說要在車上看看書,要找空閒時間閱讀,才能精進自己的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有文化素養,或者能讓父母看見自己的用功上進;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很難一個人靜下來,閱讀一本書對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在獨處上,還有一個迷思,就是人要懂得獨處,才能有伴侶,要先學會一個人過得好,才能兩個人過得好。但是,一個人穿梭在大街小巷當中,什麼事情都自己來,就是獨處的精華所在嗎?
「獨處」就是一門「學習獨立自處的藝術」,一種練習和自己的親密關係,我想用幾個面向,和大家分享,`為什麼獨處很重要以及如何練習獨處?
你上次,好好和自己相處是甚麼時候?這不僅限於你是否是『單身』的狀態,而是你真的好好的,靜下來,就只是單純地,讓你成為你自己、感受自己的存在。
你喜歡獨處嗎?獨處讓你害怕還是讓你覺得心滿意足?五月我們的月主題談論自己,除了剛結束的 523 我愛我自在節,也想邀請你靜下來與自己聊個天,泡一壺好茶,拿起一本好書,放幾首好歌,擁抱自己的情緒無論好壞,明白好好與自己共處之必要。
你也很害怕獨處嗎?獨處不等於孤單,8 個和自己交往的獨處練習,讓我們更靠近心裡的那個自己。
當我們擁有了獨處的能力,也就意味著我們不必完全/過度依賴對方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換句話說,我們便能不再把伴侶當做安撫內心的不安全感,或是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
當一個人擁有獨處的能力越能快樂,那就好像長了翅膀一樣,從此思想和行動可以展翅高飛,也好像考上駕照一樣,你便擁有了一種新能力,讓自己遨遊四方不再受限。「請對自己好一些」,這是我一位非常好的朋友臨終前留下的一句話。從此以後我便誠實的面對自己,善待自己,看到自己的內心深處,不要太依賴另外一個人帶來的快樂。
除了閱讀,我喜歡的另外一件事就是健身,或跑步,或游泳。作家村上春樹說:「一天跑一個小時,來確保只屬於自己的沉默的時間,對我的精神健康來說,成了具有重要意義的功課。」至少在跑步時,你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談,不必聽任何人說話,只需眺望周圍的風光,凝視自己便可。這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寶貴時刻。除此之外,寫作簡直是獨處的最好拍檔了,這是一種獨屬於自己的、對世界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