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上把女兒的手交給女婿,是物化女性嗎?「政治正確」的背後,我們不曾想傷害任何人
買玫瑰被說剝削勞工,看鯨豚表演被說虐待動物⋯⋯其實一切都只為了人們的笑臉,努力成為一個好人。
買玫瑰被說剝削勞工,看鯨豚表演被說虐待動物⋯⋯其實一切都只為了人們的笑臉,努力成為一個好人。
womany編按:運動比賽場上,精彩的比賽本身,另外一個受到熱烈討論的還有正妹帶來精彩的表演活動,這些表演背後,其實隱含著社會對於女性的物化和性別歧視等,今天女人迷想以性別意識的角度與你分享,讓女生可以保護自己的身體,讓大眾也尊重女性身體的自主。(延伸閱讀:當女人好幸福,別讓性別刻板印象否定妳的美!)。
今年初,全聯為了宣傳集印花換鍋具的活動,推出了「貴婦養成計畫」系列廣告,主角清一色都是女性,而為了強調鍋具的高品質,廣告訴求女性該如何成為「貴」婦。首先,無論有意或無意,廣告傳達了「女性是理所當然的家務勞動者和家庭用品消費者」的概念。
一個廚具用品廣告,很明確將客戶鎖定為男性客群——尤其是不會做飯的男性,廣告文案內提到,這是個多功能的廚房用具,除了做飯外都可以包辦——而做飯,這正是妻子存在的意義。
主流媒體太習慣把女性的整個身體,包含臉當成色情、煽情的投射物了。實際上,透過一樁樁哀傷的案例,可以看出把女性身體物化、當成性慾工具、透過影像等形式衍生成對後續女性的暴力手段,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物化女性的觀念,可以說是造成私密印象復仇、恐嚇勒索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