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不值得被愛?」焦慮型依附戀人:內心最大的恐懼,是害怕失去對方的愛
如果你在一段關係裡,習慣性討好別人、擔心被拒絕、覺得自己的愛很卑微,那麼你可能是「焦慮型依附戀人」。
如果你在一段關係裡,習慣性討好別人、擔心被拒絕、覺得自己的愛很卑微,那麼你可能是「焦慮型依附戀人」。
「這是愛情,還是只是依賴?」有時你不禁在心裡疑惑。五個讓你越愛越強壯的關係練習,讓我們一起往真愛靠近一步、也向更自在的自己打聲招呼。祝福我們都有一天,在愛裡自由飛行。
如我們在文章一開始所說,研究者如今更傾向於認為,每個人的依戀類型都不是絕對的,而是在這個坐標軸上的某一個點。有的人在某個維度上的位置居中,所以他們會被認為是兩種類型的交叉;有的人在兩個維度上都居中,那麼他們被認為不屬於任何一種依戀類型。同時,這個位置也是可以浮動的,隨著自身經歷的變化,我們自身的迴避和憂慮水平都會發生變化。
你是「焦慮依附者」嗎?是的話,也沒有關係——每一次的掙扎夢醒,都領你在未來的日子裡,走得更加踏實。
看完焦慮依附、安全依等戀人的文章後,讀者寫文回饋:「當我擁有焦慮依戀型伴侶,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彼此?」
你常常覺得自己要被別人拋棄了。你很容易對關係是否能夠維繫下去產生擔心。你總覺得要找到愛自己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你好不容易找到有人願意愛自己,就會努力地緊緊抓住對方。你常常覺得:「他/ 她果然不愛我,不然怎麼會這樣對待我。」你常常會有:「他/ 她這樣對我,乾脆分手算了。」的衝動。你焦慮起來時,會想要立刻見到對方。你焦慮時,會希望對方最好立刻把話說清楚。你常常會想:「他 / 她這麼好,為什麼會跟我在一起?」
「婚姻像一座圍城」,依附關係中的焦慮與逃避,要如何相愛相處?又或者是否能成為安全型的那一天⋯⋯
我們的神經系統會分別在面對安全、危險以及威脅時,而執行不同的反應。看看本文的分類,你屬於哪一種?
你是否常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拖累其他人?這份焦慮源自於你對自我的高要求,學會關愛自己是首要課題。
為有效因應 Covid 19,臺灣進入第三級預防警戒,細看警戒的內容,你會發現,其內容大多強調著需要減少非必要活動或聚會,簡單來說,就是保持社交距離與減少與人互動,以堵斷病毒的傳播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