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談戀愛」沒有錯,給無浪漫傾向無性戀者:愛情不是必需品,人生一樣完整
無浪漫傾向,意味著你們和他人的不同;我不會評斷這是優點或是缺點,因為我認為,這是你們獨一無二的特點。
無浪漫傾向,意味著你們和他人的不同;我不會評斷這是優點或是缺點,因為我認為,這是你們獨一無二的特點。
高橋一生與岸井雪乃新戲《不能相愛的兩個人》,為無性戀者發聲:不談戀愛,一樣能過得很幸福!
你現在來到這本書談論無性別和無情感傾向的段落了,本段落將介紹很少或沒有性吸引力和/或情欲的人。我在前面說過,「光譜」是我在這本書裡最喜歡的主題,但現在我有點左右為難,因為無性別和無情感主題對我來說也很特別。
為什麼需要性少數族群需要這麼多名詞?我以前也不知道。只是每當我看見架上各種姓氏的鑰匙圈,我都會再次意識到,原來身邊有這麼多元多樣的人存在。並不是所有人都姓廖、我不必趨於壓力而改姓陳,而面對姓紫的人,我希望他能擁有同樣美麗的鑰匙圈,和大家享受同樣的喜悅。
請不要讓我們的教育再走回頭路。請記得,這些因為歧視而痛苦或死去的同志孩子,這些也許有性別教育就能救回來的孩子,也都是「下一代」,也都是某些父母家長心頭的肉。
性別教育,是為了告訴自己,親愛的我,原來我並不奇怪。
智性戀,指的是一個人會因為別人非常聰明,而感受到強烈的性吸引力。4 項特徵檢測你是否為「智性戀」?
說「單戀者」享受追獵的過程;如果最終他們得到了想要之物,他們就會變得——不想要了。
你可能常常聽到同性戀這個詞,卻很少聽過泛性戀、雙性戀,其實常常有人沒辦法區分兩者的差別,接下來就帶你了解雙性戀(Bisexual)與泛性戀(Pansexuality)分別的意義。
性別表達(Expression de genre)指別人所看到的性別形象。也就是由自己的穿著打扮、髮型、舉手投足、和別人的互動方式、自己的說話方式等等,所建立出來的形象。所有這些表達方式都和某一種性別有關:譬如,化妝和穿裙子,在我們的社會裡,一般常認為屬於女性的性別。因此性別表達完全取決於文化、裝扮法則,以及⋯⋯自己所成長的這個社會的種種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