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生存指南|對工作充滿無力感?10 項徵兆檢視,你是不是已經能量耗竭
在職場打滾,做人比做事更難!管理人際與情緒風險,以恰到好處的高情商溝通,成了修鍊職場新顯學。
在職場打滾,做人比做事更難!管理人際與情緒風險,以恰到好處的高情商溝通,成了修鍊職場新顯學。
當我們對另一半表達負面意見時,通常有兩種方式:抱怨(complaint)與指責(criticize)。同為負面評價,它們的性質卻截然不同,對親密關係的影響也不同。Gottman 的研究指出,指責是導致伴侶分手的一個主要原因,抱怨則不是;指責是消極而值得警惕的,但抱怨在一定的條件下,卻可能是積極而具建設性的。為什麼它們有這麼大的區別呢?
有時候低潮像是一陣烏雲,伴隨著雷擊,內心在下雨,而沒有一把傘給你,在荒野無處可逃的窘境。也問自己「怎麼了?」說不上為什麼,就覺得好像什麼都做不好,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跟惶恐,害怕一步錯,好多步就錯到底。
可能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正在經歷這樣的體驗:發現自己努力了很久,但卻始終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你們開始感到無力抵抗某種「影響命運的力量」。當你開始相信這種「命運」,便會開始覺得虛無,不再樂觀,彷彿一切努力都是無益的。如何對抗這種虛無的悲觀感?又或者,如何幫助身邊有這種習得性無助的人?這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
每個長期抑鬱的人,體驗到抑鬱情緒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些人的情緒波動會比較大,狀態好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到抑鬱,狀態不好的時候會感到非常強烈的抑鬱;也有一些人,會以更持久、更溫和的方式感受到抑鬱。
說到內心的負面情緒,英文除了 sad、angry、scared 之外,其實還有好多詞彙能夠傳達出「痛苦難受、憤恨不平、焦慮不安...」等情緒。表達負面情緒的詞彙,你知道多少呢?快來看看本文列出的詞彙你是否都認識吧!
無助,是一種「無論做什麼,都沒用」的信念;而「習得性無助」是經歷了一些事情後,你「學習」到的信念。
面對情緒低潮,可以透過七大問題,觀察自己的內心,帶領自己拆解低能量困境,陪伴自己、當自己的啦啦隊。
中國父母「雞娃」的後果,是孩子得了「空心病」。精神科醫師歸納、《神隱少女》無臉男形象分析,帶你看優秀高材生內心的空洞與匱乏。
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心理師用 10 道題目,檢測你的負能量指數,並用 6 招教你如何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