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為何相信,去做讓我們自己開心、有成就感的事,會傷害我們關心的人?
我們為何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得如此徹底?原因就在,我們的文化建立在對女人的控制上,藉而從中獲得好處。
我們為何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得如此徹底?原因就在,我們的文化建立在對女人的控制上,藉而從中獲得好處。
雖然劇裡「霸道總裁愛上我」式的劇情離現實生活有些遙遠,但當看到李英俊追求金微笑的各種行為時,我不禁想到:如果一個人在現實中這麼去追求別人,他可能早就被拒絕一百次了。
原先就是好朋友的兩人,不小心越界走到了曖昧,如果最終發現不能相處,還有可能退回當回原先的好朋友嗎?過去的雖然較少有人對「精神越界」做出相關的調查,但是「身體越界」,卻是很常見的研究議題。
所以想對男生說,請你們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不喜歡她就不要動不動找她說話,不要發「早安晚安/吃了睡了/睏不睏」之類的話,也不要買零食、送禮物給她,更不要問她們週末去哪、過得怎麼樣。你不喜歡她的話,她有沒有睡、吃得好不好、晚上和誰散步⋯⋯這些關你什麼事?
想活出人生的方向,找到生命的天賦,4 個心法到做法公開!
在分手時常見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還是做朋友吧。」的確,友情作為一種親密感介於戀人和普通熟人之間的關係,常常會被當做一種過渡的方式。那麼,在「做朋友」這個行為的背後,都有怎樣的動機和期待呢?
時間會療癒傷口,傷痛總會過去,身體也會準備好面對新戀情;然而逝去愛情的記憶卻可能縈繞不散,餘生迴盪。
我們每天都好像在和很多人溝通,但溝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有當訊息的發出者和接受者對所溝通訊息的理解是一致、準確、無誤的時候,才能稱作是一次成功的溝通。
還記得交往初期,他時不時就丟訊息過來,拍他出遊時看到的美景,然後說了一句「好希望現在你在我旁邊」;有時候上班時間傳訊息過來,問自己「中午吃了什麼?剛剛有個客戶好討人厭」⋯⋯⋯。
不論是自身經驗還是媒體資訊,都讓我見識到男人對奶的執念有多深,他們是可以為了得到奶而毀滅親密關係的(比如我前男友),以至於我開始產生一種幻覺:「男人愛的是奶,不是我。」,以及「要是沒有奶,男人還會愛我嗎?」
去年底剛完婚的美國歌手麥莉(Miley Cyrus),在近日媒體受訪時表示自己並不想要有小孩;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大 S,也在實境節目上力勸閨蜜不要生小孩。她們的發言,讓我們可以重新思考生育的意義——如果這件事,並不會讓你因此感到幸福,那你還做嗎?
曾懇求她能否給予我生活上小小的自由,但溝通對我們而言,有溝卻無通,如天地兩端的遠距,導致後來我一見母親就躲,那時真慶幸老家沒有設立大學。國中時我下定決心,高中一畢業就北上,只有離母親遠一點,我才能自在呼吸。青春期的我,正值母親更年期,我的情緒狂飆不定,母親則因賀爾蒙變化,失眠、潮紅、盜汗、心悸、情緒暴躁,彼此對話都是狂飆的箭,家裡四處被射得千瘡百孔,唯一休兵期,是適逢我月信來潮。
女力覺醒牌卡,亦能用於有疑問的求解,透過翻牌的動作,看見自己的意識與潛意識,可以挖掘你最近的生命狀態,你的信念,你的制約,你的限制性信念,看到你內在的期待,你想要的事情,有機會看到潛意識,像是木馬程序裡面的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