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觀察】那些在台灣墮胎的女人(們)
推崇母愛的社會,容不下墮胎者的個人選擇。
推崇母愛的社會,容不下墮胎者的個人選擇。
性騷擾防治法實施至今,相關的重大申訴新聞並不多,似乎這個法規在於實務上的應用價值並不高。其實性騷擾申訴不多的原因,主要在於性騷擾行為多在模糊不清的界線上,舉證不易,加上「人際關係」壓力,讓這個法規有如口號一般,志在教育,不在懲罰。
鄭爽代孕事件一出,各界一片譁然,「代孕」的議題再次浮上檯面。本篇提供三點支持和反對的論點供大家思考。
考量這樣的作法會讓人聯想到傳統二分的性別符號,對跨性別者並不友善,而將性別意涵拿掉後,也就沒有使用人形的理由。校規小組非常用心,在決定這個方向前,和校內性別社團做過縝密的討論。取而代之的,是回歸廁所的機能:使用便器和盥洗設備的圖象。原先我在設計時,仍不確定應該使用哪些便器與盥洗設備。我們也需要驗證,採用這樣的標誌,使用者看到後,是否能正確聯想到廁所。
數位女力聯盟 WIDI 呼籲政府部門,正視數位性別暴力犯罪問題!期許透過落實性平教育、督促法規修正,共同消弭數位性別暴力。
面對職場霸凌,第一時間思考如何保護自己?莎莉夫人:善良需要的是原則,不衝動做決定,先判斷利害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