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安全感,不自覺「討好」另一半?關係心理學:關係焦慮可能來自童年創傷
總是不自覺地討好另一半、無法坦白自己真正的感受?這樣的焦慮行為,可能源自於童年經驗。
總是不自覺地討好另一半、無法坦白自己真正的感受?這樣的焦慮行為,可能源自於童年經驗。
安全感就是掌控感和確定感,即你要堅信這個人不會離開你,你們的關係是可控的。當你缺乏安全感時,你就懷疑他會離開你、拋棄你。根據投射理論:你害怕他拋棄你,是因為你先想到了拋棄他。你不相信他不會離開你,是因為你不相信自己不會離開他。所以他應該沒安全感才對,因為你是隨時會拋棄他的呀。
比較會帶來自卑或優越感。當你不比較的時候,所有的自卑感和優越感都會消失,那麼你就只是存在。你就是你自己,你是被需要的。只要向周遭看一看,一切都是被需要的,每一樣東西都好好地配合在一起,它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沒有人是較高的,也沒有人是較低的;沒有人是較優越的,也沒有人是較低劣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比較的。
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喜歡鑽牛角尖,為一件簡單的事情加油添醋,然後依據自己過度的想像去質疑另一半的行為,最後演變成控制慾。一等激情消退,對方很容易就會意識到你的不安全感而感到壓力,最後選擇離去。
這一生,我們不斷在愛裡練習如何愛一個人,也在愛的過程中,牙牙學步般地初識自己,愛是一場連綿不絕的成人式,我們開始學會愛得卑微是怎樣的滋味、開始探問自己為何總是不安、開始認清相愛相殺的事實,卻始終沒放棄探尋愛之於自己的意義。
常常聽到女性朋友們說「雖然事後很後悔,但就是忍不住對家人或男朋友發脾氣」,在這個時期,女性較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除了心情不好外,水腫、青春痘、頭痛、便祕等等,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症狀出現,身體狀況也較差,這段時期對於女性本身而言也很難受。
若你在愛中容易沒有安全感,記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給」還有「每個人愛人的方式不一樣」。
其實不少女性朋友會對男友突然產生莫名討厭的情緒,甚至一度還誤以為自己感情生變。然而,女性朋友們卻沒有發現,對男友不滿的情緒並非經常發生,而是「定期」在生理期來前才會出現。
你常常覺得自己要被別人拋棄了。你很容易對關係是否能夠維繫下去產生擔心。你總覺得要找到愛自己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你好不容易找到有人願意愛自己,就會努力地緊緊抓住對方。你常常覺得:「他/ 她果然不愛我,不然怎麼會這樣對待我。」你常常會有:「他/ 她這樣對我,乾脆分手算了。」的衝動。你焦慮起來時,會想要立刻見到對方。你焦慮時,會希望對方最好立刻把話說清楚。你常常會想:「他 / 她這麼好,為什麼會跟我在一起?」
你要相信,面對不堪的發生你仍能好好活下去。因為你沒有不安,你只擁有安全感:你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
大家很先入為主的會預先設想到 LDR 中缺乏安全感的問題,我也覺得這部分的影響可能會在自身或是在關係中佔有很大的成分,但事實是,在這三段關係中,我從來就沒有體驗到沒有安全感的情緒。於是我開始想 : 為什麼我不會覺得沒有安全感呢?而安全感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