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球,現正熱戀中|快問快答 ft. 烏鴉太太:練習極簡生活後,對擁有物 100% 喜愛了!
極簡主義者烏鴉太太,時常在頻道分享極簡生活,女人迷四月地球日,邀請烏鴉太太與我們分享她的環保經驗。
極簡主義者烏鴉太太,時常在頻道分享極簡生活,女人迷四月地球日,邀請烏鴉太太與我們分享她的環保經驗。
你知道極簡生活並不簡單嗎?首先你得先明白你為何要這麼做,再來就是你該怎麼做,才能實現這個生活方式。
如果這個改變可以提升你的生活品質,或是實現你想要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的心情等,那你當然可以選擇這麼做,但是如果你發現自己內心感到很排斥,那也很好,我們就能更認識自己對於理想生活的偏好與不偏好囉!
想要清爽的生活空間,但又不想要犧牲減少購物的樂趣,其實我們可以將某些物品的數量減少至「一個就好」,等到需要更新的時候,再好好地去選購當下最適合自己、自己也喜歡的款式!如果你想要邁向「極簡生活」,我們也分享我們自己學習極簡生活以來,發現了某些物品其實只需要一個的數量就可以精準生活囉!
極簡生活能為你帶來的好處,其實遠比你想得更多!
作者嘗試以更極簡的方式生活,減輕負擔,也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看看她如何用少少的衣服,配出多變化的穿搭吧!
他們的臥室只放一張雙人床,就沒了。第一次看到這個空間,就會突然驚訝:「原來生活不需要這麼多物品啊!」你也好奇,極簡家居長什麼模樣嗎?
獻給嚮往極簡生活,卻有好多物品無法割捨的你:別人的斷捨離方法,不見得適合你,重要的是,只要物品能讓你開心,它就值得被擁有!
我曾是憂鬱症患者的伴侶,因此除了了解憂鬱症患者的痛苦與掙扎之外,我也能深刻地理解陪伴者的無奈與困難。
過極簡生活,從衣櫃開始。分享「333 計畫」,讓斷捨離不再是口中的口號。你會發現,生活可以不需要這麼多,也很快樂
極簡生活並不是為了要過一個「物品很少」的生活,物品很少不是重點,能夠「過著自己的理想生活」才是重點。因此,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極簡生活就是「認識自己的過程」。
每 3 個月都以 33 件單品來穿搭,人生產生了 5 大領悟:打造自己的精簡穿搭,夠了就是夠了
每個人的理想生活都不同,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或準則也都不同,而布蘭達和維尼也有自己一套極簡生活準則,以下分享我們的 10 個「極剪怪癖」,你可以參考看看,但是如果不適合你的生活,請不要貿然嘗試喔!(XD)
因此我們還是認為透過整理思維,一件物品、一件物品地檢視和覺察自己和物品的關係、檢視和覺察自己的使用行為和生活價值觀,不要欺騙自己,雖然會花比較多時間,但可能會更適合自己!
「精準生活」,是一種「不委屈自己」的生活,因此任何的「不得已」、「沒辦法」、「別無選擇」都是我們想要斷捨離的東西。
暈船後怎麼上岸?給陷入假性親密關係的你三帖暈船藥,辨別暈船常見症狀、特徵,避免過度投入和期望落空。
在生活壓力的重重影響下,微壓力悄無聲息地侵蝕著健康,四個有效步驟,重拾身心健康,建立支持你的生活圈。
覺察每件事帶給你的感受,有意識地放大生活中好的部分,讚美自己的決定,你就會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
掌握膠囊衣櫥穿搭術,就能花小錢又高雅!掌握簡單 5 步驟,以及 54321 公式,就能創造極簡時尚!
網飛紀錄片《極簡主義:簡約當下》:極簡是獲得快樂的工具,不靠物品,而是藉由生活來實踐生命的意義。
1. 美學型極簡主義者(Aesthetic Minimalists) 其實「極簡」這個詞原自於「藝術風格」的一種類型,例如畫作、藝術品、音樂等2. 生活必需型極簡主義者(Essential Minimalists)3. 財務型極簡主義者(Financial Minimalists)4. 環保型極簡主義者(Eco-Minimalists)5. 體驗型極簡主義者(Experiential Minimalists)6. 靈修型極簡主義者(Mindful Minimalists)
但是我們發現,當我們愈是想要將事物固定下來,生活就愈無法固定,到最後我們就學到了,與其強求,不如順從生命之流,當下生活來什麼就做什麼,努力做到最好,盡可能不要有過多的期待和預設,把每一件事情都想成是未來美好生活的最佳安排,不管表面看起來是好或不好,當我們能夠這麼想,也能這麼做的時候,往往生活就會愈走愈順!
透過「檢視一天的時間軸」,來整理我們自己的每一個行為或行動,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釐清每一個物品如何協助我們讓生活更好!學習極簡生活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解自己每一個物品的「使用目的」和了解自己的每一個「行為」對我們而言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也時常透過檢視和整理「我們一天中到底做了哪些事情」來了解自己到底持有多少數量的物品囉!
生活煩擾事多,於是很多人都渴望反本復初,化繁為簡,推崇「極簡生活」。拋棄不重要的事,才可清空一角,讓人喘息。然而,我們傭俗,都必先由身外物做起。由外物到心底,要如何做到斷捨離?日本人妻 Michelle 著書分享「一日丟一物」的生活提案。
有人曾問我:「妳的東西會這麼少,是因為妳對自己的東西沒什麼感情吧?」事實並不是如此,相反的,正因為我深愛著這些物品,才必須秉持著真摯的態度精挑細選,書中有許多我喜愛的與生活中不可欠缺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