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好?目標不一定要遠大,重要的是自己喜歡的事
覺得自己不夠好怎麼辦?我們可以先看見、同理,再透過理性的視角分析,當我們讓未知變成已知時,解方便呼之欲出。
覺得自己不夠好怎麼辦?我們可以先看見、同理,再透過理性的視角分析,當我們讓未知變成已知時,解方便呼之欲出。
「焦慮瓶」等這三種方法經過科學研究,發現能有效降低人們的焦慮程度,甚至還能將焦慮轉化為動力。
研究顯示越是認為結果無法改變的人,就越對解決方案持否定態度。其實我們擔心的事,有很多不會發生。
你總是在顧慮過去、擔心未來,忘記與自己的身體對話?試著打開感官,讓身體把你帶回當下⋯⋯
為什麼獨立的父母,會教出被動的孩子?心理師指出:如果你希望孩子能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又總是覺得自己的意見比他好,那要怎麼讓孩子成長呢?
在一生所有的親密關係中,至少出軌過一次的男性和女性都超過 50%。41% 的已婚伴侶中,有一方或雙方承認有過身體或精神出軌。22% 的已婚男性婚後至少出軌過一次,14% 的已婚女性婚後至少出軌過一次。同事是出軌的高頻對象(14% 的已婚男女和同事有過性關係);出差則是出軌的好時機(35% 的已婚男女承認在出差時有過外遇)。假如可以永遠不會被發現,有 74% 男性表示一定會出軌,68% 的女性表示一定會出軌。
你經常擔憂自己是否生病嗎?害怕一旦自己倒下了身旁的人怎麼辦?總覺得自己有些未被醫師檢查出的疾病?反覆關注新冠肺炎疾病相關訊息深怕自己被傳染?親愛的,小心!你「對生病的強烈不安全感」是有毒情緒,帶來焦慮與恐懼,負向情緒會帶來更多免疫下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