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抑鬱症:我的笑臉,是為了假裝自己不痛
我們將微笑用作防禦機制的理由有很多:害怕不被別人理解,害怕不能融入群體,或者受到對憂鬱症的汙名化影響,為憂鬱的情緒感到羞恥——憂鬱症在我們的語境裏還不是一個中性的詞彙。
我們將微笑用作防禦機制的理由有很多:害怕不被別人理解,害怕不能融入群體,或者受到對憂鬱症的汙名化影響,為憂鬱的情緒感到羞恥——憂鬱症在我們的語境裏還不是一個中性的詞彙。
對深陷抑鬱的人們來說,能擁有一個充滿理解與支持的聯繫,就能給他們帶來對抗抑鬱的力量與勇氣——哪怕只是一隻寵物。今天,我們為大家導讀 Julie Barton 的自傳《狗狗藥(Dog Medicine)》,講述她與狗狗邦克(Bunker)之間的友誼,以及這段關係如何幫助她走出抑鬱。
每個長期抑鬱的人,體驗到抑鬱情緒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些人的情緒波動會比較大,狀態好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到抑鬱,狀態不好的時候會感到非常強烈的抑鬱;也有一些人,會以更持久、更溫和的方式感受到抑鬱。
憂鬱症是陷入一種零度的冰寂,需要的並非瞬間熱情的激勵,那燙的令人害怕。相反地,是像暖陽般地持續存在,讓人相信,明日即便低溫,也會是晴朗的藍天。
每一個我們在感情裡會出現的樣貌,都代表了我們過去認為自己未曾得到的事物,以及沒被滿足的面向。
季節交替的時刻一直都是心理疾病好發的季節,到底自己是暫時的心情憂鬱,還是被小鬱亂入了呢?自己脾氣變得暴躁,真的就是躁鬱症了嗎?一起來認識與分辨與認識憂鬱情緒、憂鬱症與躁鬱症的差別吧
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表明,憂鬱症目前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 2020 年以後,它可能超越癌症,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類第二大殺手。這提醒我們,憂鬱症早已成了一種常見病,甚至與感冒一樣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