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說「我愛你」,就是一種清理:二十一天鏡子練習,擁抱內在小孩
鏡子練習是狂暴的颱風、「我愛你」是一種清理,它掀起許多我未處理的舊議題,讓我看到沉積在水下的廢棄物。
鏡子練習是狂暴的颱風、「我愛你」是一種清理,它掀起許多我未處理的舊議題,讓我看到沉積在水下的廢棄物。
一段親密關係中的必要條件是「安心感」,透過這四種日常的小舉動,就能讓自己與伴侶感到被在乎、被重視。
專訪海苔熊,無論在關係或性事上,你總感覺委屈、不斷犧牲。而在關係裡失去自主權,很有可能陷入所謂的「夾娃娃心態」。
開放式關係,在近幾年來逐漸受到討論。什麼是開放式關係?為什麼要進行開放式關係?如何實踐開放式關係?本篇文章,帶你入門。
對孩子而言,可以記憶最久的事情是什麼?專家研究指出,那往往會是他們最感覺自己被愛,或最需要的時刻。而你的一兩句話,將改變他們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往後面對困境的堅韌程度。
小王子的故事,講的其實就像人生的故事。每一次的迷航,每一次的相遇,每一次的停留,每一次的離別,都是我們人生中的必經時刻。從小王子裡頭看人生的六個關係練習,感受自己的存在,去成為某個人生命裡的玫瑰,去豢養與被豢養,去學著笑著離別。
電影演繹愛情故事,也完美了觀眾對於愛情的想像。 和另一半一起看浪漫愛情電影,絕對是讓感情升溫的關鍵。電影最扣人心弦的地方,往往就是主角那一幾句畫龍點睛的經典台詞,喚起觀眾心中深處幸福或悲傷的愛情記憶。讓我們回顧幾部經典的愛情電影,看看主角們如何訴說愛情,也教你用英文說出動人情話吧!
告白是一門大學問!怎麼說才能打動人呢?今天希平方就來傳授幾招給大家嚕!
【關係日記】世上沒有理想愛情,只有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小王子與玫瑰為彼此花的時間,讓這場愛獨一無二。
你知道,那些愛過的當下你是捧著熱忱的心,紮實地愛了,但畢竟愛跟生活是兩回事,日常裡的柴米油鹽成了餐桌上的死板對話、生活裡的摩擦將愛人溫柔的樣子刮花、當曾經的激情撐不起後來沒有思想交流的情感,這些相處的日子裡,你曾努力愛過,卻也在愛的過程裡,發現不再喜歡他的原因。
讓我在《樂來越愛你》電影中掉眼淚的關鍵,是那份「我永遠愛你,但此時我卻必須笑著轉頭離去」的糾結。小時候對愛情的想像很直觀,如果彼此相愛,那就理所當然地能夠為彼此克服一切。長大才知道,儘管彼此相愛,彼此也可能背對背走向不同的遠方。
你說,你不是在讀詩,而是詩在讀你。 為你精選來自美國的 IG 詩人 Perry 的十句情詩,Perry 詩有戀人擁吻時的呢喃細語,也有一人時的失意獨語,但每一句都訴說對愛情堅定不移的信仰。 選詩談愛,寥寥數字足以。
「作家將生活經歷書寫成文字, 於是文學,才在某些部分,剛剛好對應了我們的人生。」文學,可以透過許多種方式被閱讀,可以是線上的金句語錄,也能是線下的面對面讀書會。女人迷希望在下半年,與你一起在書裡相遇,遇見我們的美好人生。
親愛的,你是否也因愛而患得患失、是否也因為愛而忐忑不安?愛,是生命最美的風景,同時也是最磨人的挑戰。每當我們義無反顧地去愛,總希望我們所付出的,也能在對方身上得到相同的回報。愛裡的計較、情感的拉扯,總讓我們只專注在愛裡醜陋的那一面。放下吧,讓我們學習不求回報的愛,偶爾當個愛的傻瓜,去付出、去受傷,去盡情享受愛的酸甜。當我們不再汲汲營營從對方上尋得甚麼,我們心裡那個勇敢相信愛的可愛小孩,永遠會繼續在愛的旅途中快樂地舞蹈並綻放最甜美的微笑。
「她是玫瑰,而我因她慈悲。」 作者與焦安溥的靈魂連結。
女人迷創作名家海苔熊,談如何面對控制狂伴侶?當情緒脫離掌控,開始可能產生暴力行為時,我們該如何逃脫?
表面上看來善良的選擇,不一定能帶來好後果,而那些帶來美好後果的,或許一開始是狠心做出困難的選擇。
以後你還是能得到幸福;有些傷口或許再也不會不見了,但傷口終會變成某種疤痕,結痂後你仍是個完整的人。
從小到大,我們所經歷的「愛」都是有條件的。從零極限清理法開始,反轉信念,擁抱內在小孩,療癒身心靈。
哈理斯《長大後才聽懂的歌》,深度解析王菲〈紅豆〉。「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難道不也是一種偏執?
為什麼感情中的背叛、劈腿、被劈腿會一再地出現?「慣性劈腿」原因之一是「怕無聊」,然而真正的成熟是⋯⋯
透過冰山對話,與童年和解,告訴過去的自己:「我願意無條件愛你!」
張學友年輕時曾因事業不順而酗酒,後來羅美薇與之分手後,他努力戒掉陋習,發奮圖強,最後世紀復合。
世界上,沒有哪種愛情需要你放棄尊嚴。愛情或許會讓你落淚,讓你嫉妒生氣,但它最後是讓你溫暖、給你安全。
不要對我說太多溫柔的話 不要互道晚安 不要讓我等,即使我願意 不要住進我的潛意識 不要踩踏我心裡的軟土 不要佔據日記的扉頁。不要用那樣的眼神望著我 不要笑得那麼溫柔 因為我會相信。我會相信呀。
「一個人孤獨終老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兩個人一起孤獨終老。」在網路上看到這句話時,我差點哭了。大概這就是我們很多人的心聲。如果只是為了結婚而結婚,找到一個人一起生活,可這個他不了解、不包容我的過去,無法帶我走到未來,那麼我們只是湊在一起吃飯、睡覺;這些,我一個人也可以做好,我一個人也可以生活。如果只是這樣,為何要兩個人在一起?
開始出社會工作幾年後,你感覺到自己好像慢慢能找到一些人生的主控權。你正要開始屬於自己的人生,但同時間又發現,傳統社會觀念裡要求你也得設想如何回饋於父母。要對父母好,你很少質疑這件事。然而,如果它來自一種善意,為什麼卻常常充滿了壓力?你可能也曾經困惑,今天就來聊聊這些隱藏的焦慮,以及關於「孝順」的三個迷思。
這部電影由於是真人故事,劇情又算驚世駭俗,對我來說算是需要持續咀嚼,後勁十足的一部片。這篇觀後感的主要以刻劃三個主角的內在狀態去描述,來呈現我在這部份所看到的人性。(以下有雷)
感謝這些人讓我們知道被珍愛、被重視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從此你才有能力不去妥協接受那些不足夠在意你的人。是透過他們的眼睛我們知道了自己貴若珍寶,也有了能力去真正意義地愛別人。
我們都需要愛,也曾為愛癡狂,受愛所苦。自己明是隻摺翅的雛鳥,卻抓著另一隻摺翅的鳥,盼能比翼雙飛;卻在振翅後沒多久,雙雙墜入那熟悉且躁動的寂寞。於是,人們帶著受傷眼神對著天空哀嘆那一聲——愛呢?我的真愛到底在哪?
每一次表達愛意,都是一次向你在乎的人作出的確認(reassurance),能提升對方的安全感。愛的確認肯定了你們之間的關係,讓對方明白你此刻是在乎他的,並且你願意把關係繼續下去。而當對方感到安全時,他也將更願意繼續投入、維持關係。
當我們將一對一情侶關係視為「唯一正確」的感情模式,形塑「非專一者」是「亂來」的價值觀,對於他們而言,其實很不公平。所以,開放式關係到底是不是在合理化出軌啊?答案是,NO!兩者的差別在於:伴侶的知情和同意與否。進行開放式關係最重要的前提,是雙方都能夠接受,「誠實」和「信任」在開放式關係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把我的青春給你,不是因為想換取忠心的美名,而是單純在最美好的年華,遇見了你,必須愛你。」在你走向我,我也貪心的走向你之後,我就知道我必定不會成為你的誰。你說我們很有緣份,但更現實面的是,其實我們是有緣無份。
親愛的,如果妳/你剛巧是那個被錯過的寶藏,請不要沮喪,因為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懂得欣賞屬你的特別、挖掘你的獨一無二,與你成為最和諧的互補或相似。
除了 I love you 以外,想不到如何用英文表達心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