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娟 5 大人生金句、必讀書單推薦!「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張曼娟多年的隻字片語引領讀者走過不同的生命歷程,我們再次透過 5 本經典必讀好書,伴你成為大人。
張曼娟多年的隻字片語引領讀者走過不同的生命歷程,我們再次透過 5 本經典必讀好書,伴你成為大人。
張曼娟談家人照護,她表示,照顧者是不能休息的捕手,而「觀眾」又怎能有過高的要求呢?
發現母親忘記自己名字怎麼寫的那一天,我真的陷入前所未有的驚惶裡。然而,沒有可以求援的對象,也沒有軟弱時的倚靠,也就迅速堅強起來,開始思考能夠做些什麼。
五年級的張曼娟,是知名作家、教師、父母照顧者,也是一位進入人生下半場的熟齡人士。五十多歲的她,不再四處旅遊冒險、出國不再買紀念品,生活從加法變成減法,手作料理、領養的貓咪、重複穿搭的舊衣就能讓她幸福無比。正處熟齡的張曼娟,也開始預習老後人生。
張曼娟不是特例。全台還有許多中年兒女,在照顧 109.6 萬名的失能者,每天平均照顧 13.6 小時、平均照顧 9.9 年。他們也在承受無法訴說的重擔。
他們在談話過程中,也不像很多台灣老人喜歡拿出照片說「你看這我兒子、孫子」,而是講自己的事情,大笑、彼此誇讚對方。他們的重點根本不是放在孩子身上,而是自己,感覺很快樂。
年少時讀張曼娟,以為情愛是人世間最美的事,《海水正藍》裡的愛情藍得如此哀愁,她散文裡的情思更是悠長不滅。時間快轉,當我們從她書中學會了如何戀愛、如何旅行與讀詩後,卻也走到了另一處人間渡口,開始得學著與青春和所愛告別,這不是件簡單的事。
父母親不只有我這一個女兒,這也是我曾經躁動不安的原因。特別是在父親罹急症時,家裡的生活被重擊,變得四分五裂。看顧著無法進食、入睡、譫妄與暴動的父親,安慰著遭逢變故、六神無主的母親,我的睡眠嚴重不足,瀕臨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