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交新朋友?交朋友為什麼容易累?從「便宜之交」看懂人際社交的邏輯
羅賓・鄧巴《朋友原來是天生的》書評,成年交友總是感到很累?交友也有上限,從「便宜之交」看懂社交邏輯。
羅賓・鄧巴《朋友原來是天生的》書評,成年交友總是感到很累?交友也有上限,從「便宜之交」看懂社交邏輯。
「任何愛情都需要面對荷爾蒙燒完的時候」如果他不回你訊息,又或者你已經不想回他訊息,那這段感情也許⋯⋯
用《關係同步卡牌》正視關係中的「遺憾事件」,解決彼此的不安與負面情緒,給予彼此被支持的安心感!
有時候其實只是需要換一種表達方式,事情就會有所轉變,8 個情侶間的溝通秘訣,讓關係邁向成熟和舒適吧!
在年輕女性的煩惱中,有一個最常出現在情竇初開的女性世代中,可以稱是萬千少女的煩惱:「如果男人太容易得到,是不是就不會懂得珍惜?」
對關係中錯誤行為的浪漫化,加深了我們對愛的誤解。說著愛你,卻限制你和朋友之間的正常來往;說著愛你,卻莫名不准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說著愛你,卻常常讓你感覺如履薄冰,似乎連基本的自由都受到了威脅。事實上,過強的佔有慾和控制欲通常都並非出於對伴侶的愛,而更像是一種自我滿足,也是一種過度自戀的表現。
所謂「真誠興趣」,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對於伴侶的內在世界(inner life)是否有足夠的、持續的好奇心。比如,他今天發生了什麼?心情如何?他有什麼夢想和目標?曾經發生過什麼改變一生的事件?他為什麼會做出某項決定?在那些外界認可的成功光環背後,他遭遇過哪些苦難?付出了哪些努力?以及,對於那些你們共同經歷的體驗,他是如何感受的?
你是否常常工作提不起勁,生活得行屍走肉呢?如果文中的症狀你已經出現超過兩週,請記得:你有可能生病了!
信任這種感情的特殊之處在於:只有在脆弱和不確定的風險出現時,信任才會發生——當一切都是確定的時候,或者當一切都在我們掌握之中的時候,我們是不會對他人產生強烈的信任感的。因為此時我們可以獨立存在,並不需要依靠他人。
Jacobson (1976) 教授指出,人會緊繃是因為能量消耗過度。他把人們對能量的使用比作開店經營,一家店的金錢是有限的。如果成本太高,就會進入財政緊張,緊繃感就意味著我們的能量陷入了「財政緊張」。但是,現代人明明每天不會進行大量運動,為什麼還是會消耗能量呢?Jacobson 教授解釋說:即使表面上沒有大幅度運動,人體內依然存在許多張力,會持續不斷地消耗能量。
你也是嗎?生活中彷彿不僅需要承擔自己的情緒,還需要額外肩負一份別人的情緒,有時想要視而不見,卻關不上自己異常敏銳的「雷達」。
每天你緊張的狀態,都在暗暗地消磨著你的能量——這種消耗有時是無意義的。如果你可以養成一種即便在忙碌和有挑戰的生活中、也總是及時放鬆休息,緩解自己的緊張的習慣,你就可以節約下大量的能量,從而實際上會讓你變得更為高效。
各位如果感到自己正在吸收他人的壓力或症狀,需要釋放那些負能量,可以試試以下幾個基本方法。我自己平日不僅會使用這些祕訣,也傳授給病患與工作坊參加者。你可以實驗一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大家會不會覺得有時候一個句子上的每個單字其實都看得懂,但組在一起時卻不懂它整句的意思了呢?尤其在對話時,有些句子若搞錯意思了,可能還會不小心鬧出笑話呢!分享容易誤會的超實用短句,看看這些你都會了嗎!(推薦閱讀:救救菜英文!十個超常見卻超容易念錯的英文單字)
總是在感情中委屈自己嗎?斷開 7 種不健康的愛情,關係經營不能只靠感性。
我們親切地對待他人,並沒有一定要獲得回報,因為「親切」是我們自己的選擇,而要不要回報則是對方的選擇。
一段親密關係中,我們反映的情緒常常是心裡的陰影。因此你心裡嫉妒的真正源頭,其實可能來自於「低自尊」。
沒有人會以分手為前提地交往,伴侶們都希望能長久。以十二星座的角度來看,你們分手後還適合做朋友嗎⋯⋯?
如果我們要求婚姻處處都要完美,我們就會越來越孤獨寂寞。適應婚姻中的「錯誤」,寬容地接納自己和伴侶。
你總是努力把自己過得很忙碌,因為你害怕靜下來的時候,心裡出現的那個「吵雜的聲音」?給反射性人格的你:
良好的溝通不只有「說話」,還包含「聆聽」。《同理心對話》剖析各種對話心理,歸納出實用的溝通技巧。
曖昧的兩個人,卻無法進入下一個感情階段,是不是兩人之間還缺少些什麼?讓作家海苔熊用心理學告訴你⋯⋯
我們生活的時代混亂無比,卻也帶來積極的生命意義;對應這些混亂的三項練習,是找回美好人生的重要契機。
「伴侶外性幻想」其實能讓我們拋開日常生活的種種束縛與限制,只要勇敢傾聽自己的慾望,研究告訴你,
「接受性語言」只有當我們自己掌握了這種能力,我們才有可能確保自己在工作中、生活中、親密關係中的更多對話是流暢有效,又令人舒適的。
關於脆弱:寫給玻璃心患者的情書:這個世界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如果不把心強化,天天掃自己的玻璃心就夠累了。
家的心理學系列文章,我們有許多性格養成,其實都來自於童年時期埋下的創傷。長大以後,你感覺自己不但難以信任他人,也很難信任自己嗎?用精神分析角度,看看你內在的樣子。
微笑憂鬱的人,也有許多如同前述的憂鬱表現,但那多半只在私底下,也就是無人知曉,或者極少數特別信任的親友面前才會顯現出來。多數時間的他們戴著微笑的面具,面具底下卻是無人理解的痛苦及憂鬱。所以,當微笑憂鬱的人突然以自殺結束生命時,身邊的親友往往會相當震驚、無法相信。他們不是都好端端的嗎?前幾天才通過電話,昨晚才一起吃過飯,歡笑聲中還說著下半年要去哪裡旅行,但卻在轉眼瞬間,他使用了決斷的方式,讓自己的生命驟然消逝。
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是信任讓我們超越懷疑,願意接受他人遞過來的手。如果沒有基本的信任,我們甚至不得不考察別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讓溝通和生活變得非常困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信任,為什麼信任那麼難,以及如何培養對他人的信任。
你的情緒很容易被鼓動,別人做甚麼都跟著去,有點成為跟風一族?這種現象我們尚且稱之為「思想控制」(mind control)。
有一類孩子,對外界環境很敏感,明明是「小事」反應卻很大,情緒很易激動⋯⋯你認識這樣的孩子嗎?還是你的孩子就是這樣?心理學學者 Dr. Michael Pluess 將這種高敏感孩子稱之為「蘭花型」。
顧慮別人固然是美德,但當對方的要求令自己負擔太重,甚至剝奪了自己的權益和需求時,我們就需要學習去說「不」。
對家人、對另一半、對孩子、對老闆、對同事,你最近一次出現不耐煩的情緒是什麼時候? 是偶爾的,還是反覆發生? 為什麼我要不耐煩,其實事後都會不解,我剛剛怎麼是那樣的態度,但是如果重來一次,我可能還是會,因為我實在受不了剛剛那個場面。
伴侶的情感忽視指的是伴侶沒有給其提供應該給予的情感支持,例如自己的伴侶雖然給自己提供了大量經濟資源,卻沒有對自己表達任何愛意或關注(D. Cohen, 2013)。情感忽視被稱作一個「無聲的問題」,它不像情感虐待那樣明顯、會充滿刺耳的羞辱、謾罵與不斷的抱怨。相反,情感忽視只是遺漏(omission),是沒有去做那些能給伴侶帶來情感支持的事。